-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谢良将军独脚走出英雄路
谢良将军独脚走出英雄路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领中,谢良是唯一的独脚将军。这位将军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他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仅凭着一只脚走出不平凡的英雄人生之路。
激战马家军,伤残了左脚
1930年,15岁的谢良在他的家乡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参加了红军。由于幼时读过两年书,有一定的文化,打起仗来勇猛顽强,关键时刻很会动脑子,很快被提拔为连队指导员。1934年红军长征时,谢良已经出任红五军团十三师三十七团政委。长征途中红五军团一直是中央红军的铁后卫,谢良指挥的这个团又是后卫部队中的最前卫。这支部队血战湘江、四度赤水、掩护红军主力抢渡金沙江、两次翻越雪山阻击川军邓锡侯部掩护一、四方面军主力在懋功会师,立下了赫赫战功,多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开始西渡黄河,过河后奉中央军委的命令改编为西路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征战役
这时的谢良被任命为西路军第五军(原红五军团)第二十三师政治委员正率部与马家军激战
1937年1月,随着西路军一路向西挺进,十数万敌人很快跟踪围了上来。在山丹县,谢良指挥的红13师与马匪军主力遭遇了。战斗极其残酷,敌人凭着骑兵的优势,气势汹汹地向我方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谢良一边指挥部队,一边挥动手枪,左一枪、右一枪地瞄准敌人,几个冲在前面的敌兵很快中弹下马。但是,敌人气焰依然十分嚣张。枪弹雨点似地朝我方阵地射来,一颗子弹击中谢良的左腿,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
警卫员发现谢良左腿流血,不禁喊道:“政委,你负伤了!”谢良这才下意识地抬了一下左腿,感到疼痛,这才知道左腿膝盖被敌人打了冷枪。谢良心想,战斗正处在紧张关头,指挥员若离开指挥所就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情绪。于是他忍着剧痛,叮嘱警卫员说:“别吭声,帮我包扎一下!”谢良咬着牙坚持指挥,直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部队回撤时,才从指挥所下来,躺在担架上。第五军军长董振堂知道后,马上派了一个连连夜将他护送到山丹县城卫生部治疗,晚上住在一户老乡家里。翌日清晨,谢良被隔壁的呻吟声惊醒,一打听才知道是军参谋长李屏仁在隔壁。李屏仁在经过永昌县时被夜袭的敌人打伤了左腿,胯骨被打碎了,伤势很重,刚才换药时痛得叫出了声
长征途中,谢良是红五军团三十七团政委,李屏仁是团长。他俩是相依为命的老战友,现在又都是左腿受伤的难兄难弟。他想去看望战友,可腿伤不能走动,只好写个条子送过去表示慰问:“老李,我左腿受伤,住你隔壁,你安心养伤吧!谢良。”不一会儿,李屏仁也派人送过一张字条来:“老谢,谢谢你!我也左腿负伤,好好养伤吧,养好一块上前线。李屏仁。”两位战友不能相见,心却沟通了,以好好养伤互相激励
过了十几天,烧总算退了,但那条腿却被冰冻得麻木,毫无血色,失去了知觉。为防止得败血症,在没有手术器械的情况下,医生只有用土法做手术,用一把大剪刀将谢良的脚趾剪掉。剪脚趾时没有麻药,疼得谢良大叫一声昏厥了过去。醒来时,他脚趾连同前脚掌都丧失了,从此就成了残废。谢良抚摩着那条失去知觉的腿,难过的哭起来
走出死亡,却没有逃出敌人的抓捕
1937年3月,红军西路军失败了。按照石窝会议决议: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离队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将余部编为三个支队并明确各支队领导人及游击活动的方向。很显然,重伤病员不能随队行动了。西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含着眼泪塞给谢良三块银元:“老谢呀,你们伤病员不能随军行动啦……”谢良抹了一把眼泪,“行!我懂,我走,决不脱累大家!”卫生部医务室主任杨奋追上来哭泣着,“谢政委,分别了,请让我再为你换次药吧!”
换完药,谢良接过一包药品和几块纱布,带着警卫员,头也不回地走了。半路上,会合了同样因腿伤而离队的老战友、五军参谋长李屏仁,艰难地走了两天,来到了一片参差错落沟壑纵横的丛林。这里荒无人烟,无法补充食物,很快断粮了。搜山的四面的枪声传来了即将死亡的信息
两位老战友各拖着一条伤腿,背靠着一块巨石和他们的警卫员、饲养员分吃了最后一碗炒面。两人各自抚摸着伤腿,小声地商量了一下,然后谢良大声说:“同志们围拢一下,我们开最后一个会。”战士们很快靠过来,望着两位首长严峻而惨淡的面容,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谢良接着说:“同志们,我们俩伤腿发炎,实在无法走了,你们还年轻,不能脱累你们,逃命去吧,朝延安方向跑!”
战士们哭了,谁也不愿意把首长抛下
“哭什么?死两个就行了,何必凑在一块死六个呢?你们必须走,这是命令!”
四名随从拾足了干柴,又将早已熏黑的小锅里捧满雪,烧好一锅水,挥泪而去
黄昏,两位老战友挣扎着爬到向阳坡闭目养神。这时,枪声渐渐逼近,太阳落了山,山风特别冷,肚子很饿,伤口痛得宛如刀割,活着意味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