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docVIP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四册——林黛玉进贾府

三 林黛玉进贾府 教学目标 1.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2.赏析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艺术。 课文分析 一、曹雪芹与《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生年不详,卒年一说为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 (1763年2月13日),一说为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1764年2月1日),活了大约40余岁。曹雪芹的先世本是汉人,但很早入了满洲籍,属汉军正白旗。从他的曾祖曹玺开始,一直到他父辈曹颙、曹頫一代,共约60年之久,世袭江宁织造。织造是负责采办宫廷用的各项丝织品和日常用物的官职,官阶虽不算很高,却是个肥缺。它除了为宫廷置办各种御用物外,还充当皇帝的耳目,所以是一个只有亲信侍臣才能得到的官职。再加上曹玺的妻子曾作过康熙的乳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又当过康熙的“伴读”,因此曹家成为当时江南财势涨天的“百年望族”。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以曹府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关系的亲密程度了。曹雪芹的少年时代,曾经历过一段极为富贵繁华的生活,但是,这段生活并不长。由于曹顺在任内亏空(和接驾有关),家势衰微,更加上受到皇室内部争权夺位斗争的牵连,雍正皇帝继位后,曹家开始失势,受到削职、抄家的处分,从此一蹶不振。晚年曹雪芹迁居至北京西郊,生活穷困潦倒,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口子。 《红楼梦》是曹雪芹在贫居北京西郊时创作的。他在“绳床瓦灶”、“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与修订工作。后因贫病无医,加上幼子夭亡,曹雪芹心中悲恸万分,就在一个除夕的晚上“泪尽而逝”。据称,曹雪芹曾先后五次增删《红楼梦》,但未尽全书而卒。今流行本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二、前两回中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因为清朝的文字狱以及诸多因素,小说第一回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和“木石前盟”的故事。说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幻形入世”,这就是贾宝玉降生时口中衔着的“通灵宝玉”。这块顽石在入世前曾经变为“神瑛侍者”,他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后来这仙草幻化人形,为报顽石灌溉之恩,随他一同下世,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给他。这绛珠仙草就是黛玉的前身。黛玉听讲的一个癞头和尚说的话,宝玉黛玉初次见面便一个“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一个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都与此有关。 第二回是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对贾府中的人物进行了总体的介绍。如下图所示: 方框中的人物,在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世。脂砚斋认为小说有三次皴染:一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介绍荣宁二府的世系;二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一次正面描写贾府格局和人物;三是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从新的角度和更大范围描写贾府。三次皴染,角度不同,作用也不同。 三、课文的结构和人物 课文围绕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以黛玉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层层推进,从黛玉眼中写出贾府的环境和人物。简单图示见下页。 从这个图示可以看出,课文节选部分完成了三个任务:其一,全面展示了贾府建筑、设施的豪华和讲究;其二,介绍了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其三,初步刻画了宝黛二人的形象和个性,理出了他们感情发展的头绪。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的大模样了。 四、几个主要人物的刻画 1.林黛玉 林黛玉因为母亲(贾敏)去世以后,在家“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去都中投奔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过去在家就“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吃穿用度,不同凡响。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她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世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比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拒绝了,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再比如在王夫人房中,工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了黛玉入座时,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做了解释以后,方才告了座。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刚才自己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他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