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剧《疯娘》出台的前因后果.doc
话剧《疯娘》出台的前因后果
不久前,在鲁迅博物馆的一个画展开幕式上见到5年没见的老友、作家红孩。“没变,还是年轻小伙子。”我说。我的理念是:做了父亲的男人脸上一定有成熟的皱纹了。“你也没变,还是老样子。”他说。我知道,他一直的关切是:柴火肯定变了。因为他知道这期间我的头顶翻天覆地。5年前,他采访我的时候我还是住在高级公寓的“阔太太”,一个或天南海北的“探险”或坐在家里的“作家”;而今,我“沦落”成一个“临时工”,靠月薪供养大学的儿子和狱里的老公。生活的强烈反差像一次“蹦极”游戏,发生在顷刻之间。庆幸的是我没有被毁灭,或者说是毁灭后再生啦――生命的再生能力来自我的母亲。来自我也是母亲。
红孩问我在做些什么,我于是跟他大谈起话剧《疯娘》:上世纪70年代初南方一个偏僻的山村,年轻漂亮却半疯半傻的“疯娘”, 被急于传宗接代的“奶奶”领进家门与憨厚的“父亲”成亲,生了一个儿子。“疯娘” 虽半疯半傻却不失母性的舔犊之情。“奶奶”嫌疯娘常常惹是生非,又因家境贫困,索性将完成了“接种”任务的疯娘赶出家门。数年之后,“疯娘”几经努力回到了儿子身边,儿子却以母亲的疯傻为耻。为了儿子,疯娘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敢于做。超越寻常的母爱渐渐打动了冷漠的儿子,可是一切都已太晚,为了摘儿子爱吃的野山桃,疯娘不幸掉下山崖。迟到的“娘”的呼喊令人肝肠寸断,却再也无法唤醒死去的亲娘……去年7月在广东首演,至今已经在全国13个省市演了116场啦!
他惊讶也纳闷了:你怎么鼓捣起话剧来了。我笑笑,不知如何作答。我想起5年前他写的报告文学《柴火的罗布泊情结》,那时我俨然像一个探险家。人生在经历过数个急转弯之后,谁又敢确信视线中的美景就是自己的终极呢。
我不是专业剧作家,写《疯娘》是一个垂手的机缘。那天大家一起吃晚饭,在座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会长李宝库、秘书长张志鑫,有广东话剧院的院长李仁义,有珍奥集团副总裁邵国平,还有我等几人。席间,李会长讲了他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短篇纪实小说《娘,我的疯子娘》,一个疯子娘怎么以她特别的方式呵护着她的儿子,又怎么为了给儿子摘野山桃不慎掉下山崖。因为他在组织全国敬老爱老助老的教育活动,所以对母爱的题材格外留意。他的讲述把在座的我们都感动了,于是大家就商量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搬上舞台或银幕,李仁义是话剧演员又是话剧院的院长,自然主张排成话剧。邵国平敏锐地捕捉到与企业的结合点,当即表示大力资助。我当时没怎么多想就逞能地表示:我来写剧本!《疯娘》的创意就这么一拍即合啦,那是2004年的9月。
后来得知《娘,我的疯子娘》最早是发在网上的一篇纪实散文,点击率很高,催人泪下。我把它down下来寄给狱里老公看,他也是作家,比我有名(名人比普通人更容易遇到违缘)。他对我写剧本比我自己的热情还要高涨。
我列举了我能写好《疯娘》的三大理由:
第一,我也有娘,虽然我娘不是疯子娘,但她对儿女的爱也是超乎寻常。
迫于生计,她做过被人瞧不起也被儿女瞧不起的脏活累活―拉泔水。酷暑,她的脊背一片湿透;寒冬,她摘下的手套如坚硬的冰板。年幼无知的我,靠娘的血汗钱吃饭上学,却嫌弃娘的工作给我丢人。每每在路上碰到她,我都是远远地避开。记得有一次,在寒冷的大风里,她弓着背艰难地蹬车走一段上坡路,我恰好从后面看见,因为身边有同学在,我想跑上去帮她推一把但却没有。后来,母亲的背累驼了;后来,母亲累死了。我对母亲的印象永远定格在了大风中的那一幕,内心的愧疚追悔莫及。我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宽慰自己:“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若干年前我就想写写母亲,但总感觉写不好她。现在,我终于有了一个写写她的机会了。
第二,我也是娘,我虽不是疯娘,但对儿子不顾一切的爱,我深有同感。
记得他爸出事不久的一天晚上,派出所警察突然打来电话。那段非常时期,我一听警察就条件反射似的紧张。原来是儿子想要一支钢笔,但他知道家里没钱了,忽生一念就从超市“顺”了一支,结果被保安揪住交给了旁边的派出所。到了派出所,我无话可说,眼泪无声地流下来。从那时起,我体会到母亲的分量:多少艰难得自己扛,宁委屈自己别委屈孩子。
第三,依我的写作功力,写《疯娘》绝无问题。一动笔,我才意识到我是小看了话剧。
我忽略了我不适合写《疯娘》的:
第一,写话剧我是门外汉,充其量只在部队写过几个小品。我一开始是把场景设定在北方,因为北方的生活北方人的语言习惯我相对更熟悉,但后来导演从舞台效果考虑,建议改在南方。在本子里我写过一个细节,奶奶提着一篮子鸡蛋要去集市上换盐,疯娘趁奶奶没注意偷了一个想给儿子留着吃,又放进一个土豆“滥竽充数”。这是个挺有趣的细节,也符合疯娘的性格。但是在舞台上,观众分辨不出哪是鸡蛋哪是土豆。第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