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遗达人是如何炼成的.doc
非遗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编者按:“6月10日至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本次活动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展、中国非遗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和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三部分组成。
其中,“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邀请25省非遗传承人携徒晋京,同台献艺。参展项目涉及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9个类别,共41项。”
今年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期问,文化部组织全国各地的传承人带徒进京,以师徒同台的形式现场展示手工艺和表演项目,使我们非常难得地有机会看到从耄耋之年到零零后各个年龄段的传人同台表演的胜景,体现出今年文化遗产日“重在传承”的理念。
在他们精湛技艺的背后,付出的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毅力。我们现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的传承人,请他们畅谈自己的学艺和传承经历。试看非遗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关键词之意境
50后顾绣传承人富永萍:1959年出生,上海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从顾绣大师戴明教,从艺30多年。代表作品:“渔庄秋霁图》、《台湾春秋阁》、《猿猴攫蛛》等。
顾绣为纯观赏性艺术绣品,是民间刺绣中的雅品。因最早发端于明代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而得名,也是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明末清初,顾氏家道中落,后人顾兰玉于松江“设幔授徒”,成为顾绣技艺流人民间的转折点。
富永萍1978年开始跟随顾绣大师戴明教学习,至今30多年,有150余幅作品,被海内外众多博物馆收藏。
富永萍介绍,顾绣的题材主要为宋元的文人画,文艺气息很浓,多为山水和花鸟,“顾绣用色很古朴、清雅,色彩很沉,就要绣这个味道,没有这个味道就不是顾绣了。”正因为顾绣的这种艺术特点,所以对传人的书画修养、艺术鉴赏力和理解力都要求颇高,传承难度很大。
富永萍少年时代就喜爱并学习绘画、书法、篆刻,正因为有这个艺术功底,所以她在学习顾绣时得心应手,
“学习顾绣,技法很重要,但悟性也很重要,死绣是不行的,所以我要求学生不断去看画展,也请美术老师来上课。”
富永萍当年学徒时也是如此,美术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
“要学怎么读画,拿到一幅画,不是照着绣出来就可以了,要理解画的意境,然后决定哪一步先绣,哪一步后绣,丝线的走势应该是怎样的,自己就能分析出来。所以,我经常去看画展,不光看古代画,还要看现代画,对比着去理解,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虽然已经年过五旬,富永萍仍然坚持每天写字、画画,她说书法和国画的练习对于顾绣的修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锻炼手的灵活性,提高悟性和艺术理解力。
不仅如此,还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力,“要理解文人画的意境、味道,必须多观察,多领悟,比如你看兰花那种质地纹理,看虫草咬过的痕迹,看蝴蝶、蜻蜓的翅膀,水的动感,云彩的动感,都要用心体会。”
“戴老师带我时,主要教的是技法,但今天我教学生时,不仅教授技法,更重视艺术悟性的培养。我对学生们讲,必须要走出工作室,要去外面看大自然、看画展,看对你提升艺术理解力有用的一切东西,决不能只停留在技法上。”
但是,如今有这种耐力的年轻人并不好找,富永萍坦言收徒难,“我带了十几个徒弟,现在留下来的也就五六个,她们工资也很少,也就2000块钱,现在哪里赚不到这个钱?而且都比刺绣省力得多,所以关键还是要喜欢,只有热爱这个,才能走下去。”
关键词之勤奋
70后泉州木偶戏传人吴晓晖:1977年生人,国家三级演员,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木偶班。现师从泉州提线木偶戏大师傅端凤学习木偶表演艺术,主要出演“旦”“生”行氩多次在全国性比赛和演出活动中荣获奖项。
1992年,年仅15岁的吴晓晖偶然问看到福建省艺术学校的招生启事,从小喜欢唱歌、跳舞的她去报名参加了考试,考入该校木偶班,从此走上了学习、表演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道路。
但是,当年这个小姑娘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走的是多难的一条从艺之路,
“我当时对木偶戏一点都不了解,进去以后才发现很枯燥,每天练功要提着木偶一个半小时,当时我才十几岁,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刚开始确实受不了,太枯燥无味了。”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其中,解衣、拔剑、接伞等各种特技动作,全靠精致准确的抽线功夫方能得心应手。这就要求木偶演员必须精通合理的线位布局、严谨的线规程序,掌握精妙的操纵技艺,而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用吴晓晖的话说就是“木偶戏没有秘诀,也没有捷径可走,只能熟能生巧。”
“练功很苦,当时学校规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