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众乐园的前世今生(三)
民众乐园的前世今生(三) 编者按 2010年,对于已是耄耋之年的民众乐园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特别,但是,在过去的九十年里,它就像转不停的走马灯,有时明,有时暗,在一代代武汉人记忆的夜空里散发着忽隐忽现的光。它陪伴了一辈又一辈武汉人走过那些闲暇时光,是人民心中真正的“乐园”
走过了血雨腥风的“文革”十年,民众乐园在八十年代焕发新生。这次新生,源于人民对于娱乐要求的日益提高;这次新生,也让民众乐园在曲艺杂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今的民众乐园盖头换面,没有了戏曲的婉转低吟、相声的欢声笑语、杂技的惊险刺激……取而代之的是最先进的电影院、KTV、服装店、美食街。在这里,你可以满足所有的物质需求,然而,精神上的空虚,又要去哪弥补呢?
“文革”后的涅??
十年浩劫,对于娱乐事业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同样,曾经与上海大世界齐名的武汉民众乐园,也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其往日的光辉
“文革”期间,园内所有剧场及娱乐场所,都被京、豫、越、评、木偶等各家剧团借用,平台上也搭起简易平房,办起戏剧学校。民众乐园完全失去了其大型综合性文化娱乐场所的功能。园内的职工有的被迫分流到工厂、商业及文化系统,有的办理退休手续。偌大一个乐园,仅剩十余人留守,市文化局每年拨款10万元用于日常开支。老一辈武汉人记忆中的曲艺盛事,荡然无存。据汉剧迷老张的回忆,没戏看的时候,只能趁大户人家开堂会的时候去蹭戏看。但是排场和演出效果远不及大园子里的效果
1978年后,民众乐园管理处为了维持乐园的发展,最先恢复了新闻电影院的对外开放,并渐渐积累了资金10万多元。1981年至1982年,园内的京剧大舞台全部拆除,在原址新建江夏剧院,并在旁边新建群众电影院。这一突破,为民众乐园的再次兴旺,吸聚了人气,积累了资金。民众乐园的再次辉煌,指日可待
1983年,新闻媒体发表了反映市民呼声的文章,在广大市民的强烈要求下,民众乐园重新开放了!4月14日,市长吴官正一行来到乐园视察,指出:民众乐园是广大群众休闲娱乐的中心,现在成了破庙,搞得一塌糊涂,一定要改变民众乐园的面貌,限期开放。同年,全园上下层层动员,制定了修复开放民众乐园的计划。市长办公室亲自批准投资30万元,银行贷款25万元解决了修复工程经费问题。为此,市文化局成立修复开放工程指挥部,李凤喜任总指挥。1983年6月5日,所有借住民众乐园的单位(除京剧团外)搬迁出院,工程进展顺利。同年国庆节,关闭了17年的民众乐园正式对外开放了
恢复开放后,门票定为1元。据相关记载,开园节日期间每天游客多达万人以上。民众乐园还邀请了全国各地的一些文艺表演团体以及张君秋、俞振飞、尚长荣、孙毓敏等著名表演艺术家来园内登台献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武汉环球飞车走壁团,在园内演出半年之久,观众如潮。由此,武汉民众乐园不仅成为老戏迷的精神寄托,更是小孩子们的游乐园。仅戏剧,就有传统的京剧、汉剧、楚剧,还有称之为文明戏的新剧;至于杂耍,“杂”得有创意:既有曲艺、魔术、武技,还有诸如单弦拉戏、木偶戏和“群芳会唱”的女子清唱之类。另设有三个“书场”,专演大鼓、苏弹、双簧、三簧、四簧、快书、荡调小曲、淮调莲香一类曲艺。开业之初,电影算是新玩意,叫做“电光影戏”。游艺园有弹子房、棋室、哈哈镜、溜冰场、秋千架,可供孩子们尽情折腾
1985年,民众乐园再次改建,向银行贷款140万元,以“高雅、舒适、文明”为方向,将三楼小剧场改建成“白云”、“黄鹤”、“知音”3个大型娱乐厅。为适应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园内分设有18个活动场所,包括:江夏剧院(过去俗称大舞台)、杂技厅(原名雍和厅、后名中山纪念堂)、小剧场(演出地方戏、曲艺,共有9个)群众电影院、新闻电影院、游艺室(30年代曾有保龄球设施)、广场(举办露天电影、施放烟火、龙灯高跷等活动)以及茶座舞厅等。同年9月12日,民众乐园一楼的商业走廊竣工开放,游客不需购买门票,自由出入
80年代的民众乐园在武汉老百姓心底留下了最后辉煌的记忆。笔者曾采访两位不同年龄阶层、不同地域和不同性别的老武汉,虽然他们关于民众乐园的细节记忆不尽相同,但不变的是对民众乐园曾经辉煌的留恋
当时才10岁不到,家在汉口的牛小姐记忆中最深的是民众乐园里的一个个小吃摊贩和那名目繁多的戏曲杂耍。在她的回忆里,当时民众乐园的票价是通票2元。除了一台台的戏曲杂技外,给她最深印象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吃零食,有5分钱的膨化雪糕,也有2分钱的绿豆冰棒等等
而家住武昌的马先生当时则20多岁,正是爱玩的年纪,他记忆中的民众乐园是热闹非凡的,有众多的戏班杂技,有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但不再需要门票,只是进园后会分成一个个的小厅,另外收费。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戏曲外,开始出现了游艺室、茶座、舞厅等。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最爱的自然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