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背景下“宅人族”现象的解读.pdf
2007年11月 社会科学家 Nov.,2007
(第6期,总第128期) SOCIAL SCⅡ NTIST (No.6,Gener~No.128)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网络背景下“宅人族”现象的解读
周 慧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网络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催长了“宅人族”这一新兴的青年群体。“宅人族”规模日益庞大,成为影响青
少年成长与生活的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转型的外在作用,家庭模式的变化,西方外来文化影响及青年自身的发展
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宅人族”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宅人族;青年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7)06—0085—0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CNNIC)发布的《第19次 运用来指那些对于自己沉迷的事情,如动漫画、游戏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 等,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主动去接触其他
底,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37亿,上网人数位居世界 事物的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宅人族”现象早已
第二;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宽 不是日本的独有现象,而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影
带达到136106M,网站数量达到69.4万个,IP地址总 响着各国青少年的成长。今天,“宅人”这一网络名词,
数达到7439万个,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我国已经进入 特指那些痴迷于某事物,足不出户,依赖电脑与网络,
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以其独有的特性改变着人们的生 厌倦上班或上学,另伴有个人癖好的新新人类。具有
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发达的网络技术让人 这些特点的人群被统称为“宅人族”。
们不出门就可以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 “宅人族”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无形的朋友是他
旅游,甚至网上同居和婚礼。正如美国网络专家威廉· 们交流的对象,抽象的电子话语是他们交流的方式,
奥尔曼所说,信息革命带来的基本变化是已有能力以 虚拟的网络社区是他们交流的平台。宅男宅女中近
甚至十年前还不可想象的方式使青年紧密联系,消除 80%以玩电脑度日,大多数一起床就蓬头垢面,衣冠
‘这里’和‘那里’的界限,居于不同时区、国家的人们 不整地坐在电脑前,沉迷于网络世界,日夜颠倒,真实
可以在网络空间上一起工作娱乐。”fl1青年是网络使用 的现实生活与他们无关。他们可以每天静坐在家中,
的主要人群 f其中年龄在 18岁以下的人数占15.8%,独自欣赏着自己的特殊爱好,可以长时间的在家呆
18 24岁占37.7%,25 30岁占17.4% 。一些有着突 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就知道沉溺在网络上聊
出特点的网络青年群体名称也随之孕育而生,如网 天、发贴、看电影、打游戏。他们不喜欢运动,不喜欢外
虫、晒客、极客、掘客、宅人族等。“宅人族”这一新兴的 出,不喜欢交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乐此不疲。许
青年群体出现并日益庞大,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 多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生活规律如下:13点起床且早
与生活的社会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宅人族”现象的出 餐,14点上网游戏至次日早上9点 (晚餐叫外卖),9
现,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并正确引导网络青年的身心发 点后上床睡觉。 显然这种生活方式对成长中的他们
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身体和心理上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宅人族”作为网络时代较为典型的青年群体,不
一 、 “宅人族”的由来及其特征 管人们是对“宅人族”现象持观望态度,还是青少年将
它作为一种生活时尚,“宅人族”的生活状态对社会和
“宅人”(也称为宅男宅女)的称谓最早源于日本。青年自身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和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被日本心理学家和学者 社会问题(如隐蔽青年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根据
收稿日期: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