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波辅助提取余甘多糖工艺研究
微波辅助提取余甘多糖工艺研究[摘要]余甘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但对余甘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少。该文采用微波前处理-热水浸提新工艺提取余甘多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时间、微波功率、热水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余甘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糖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热水浸提温度、热水浸提时间、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在所考察试验范围内,余甘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60s、微波功率480W、热水浸提温度90℃、热水浸提时间4h,在此条件下,余甘多糖得率为7.94%
[关键词]余甘多糖微波辅助提取正交试验工艺条件
余甘(Phyllanthusemblica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种植的3种保健植物之一[1],1998年被我国卫生部确定为药食两用植物。余甘起源于印度和缅甸,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国、缅甸、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南亚热带地区,以中国的产量最大[2],在福建已成规模化栽培。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突变、降血脂、降血压、保肝、抑菌、抗炎等功效,全世界约有17个国家的传统药物体系用余甘果实进行配伍,中国约有16个民族使用该药[3]。有研究表明,余甘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4]、抗氧化和抗肿瘤的生物活性,可抑制癌细胞生长[5,6],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3]。为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本课题组以余甘主栽品种“粉甘”果实为研究对象,探索低成本、高收率的余甘多糖提取工艺
郑宝东等[7]用热水法研究了余甘多糖的提取工艺,但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费时、溶剂用量大、提取效率低等缺点[8]。近年来,微波辅助提取(MAE)技术在多糖提取工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受到人们的青睐,MAE技术具有溶剂消耗少、选择性好、提取速度快、产品质量好、可提高收率、提高提取纯度及成本低等许多优势[8,9]。该技术在龙眼多糖、龙葵多糖、灵芝多糖、橘皮果胶等天然产物多糖的提取中已获得了成功的应用[8-11]。本文采用微波前处理与热水浸提耦联的新工艺提取余甘多糖,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确立了有效的余甘多糖微波前处理-热水浸提工艺,并证实了这一工艺的优越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为余甘多糖的工业化提取及应用打下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新鲜余甘果实采自福建省惠安县紫山镇蓝田村。选择无病虫害、无畸形的余甘果实,进行清洗、去核、40℃烘干等前处理,干燥果肉用多功能粉碎机磨成粉末,过40目筛。参照Sun等[12]的方法,用80%乙醇70℃热处理原料2次,除去单糖、低聚糖、色素和多肽等物质,同时灭酶活防止酶在提取过程中对多糖的降解。抽滤,真空干燥,得到预处理余甘果肉干粉,置于-40℃冰箱中备用
1.2试剂及仪器
葡萄糖、苯酚、浓硫酸、95%乙醇等均为国产分析纯。本试验用水均为双蒸水
LibraS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英国Biochrom公司);AllegraTM64RCentrifuge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G80L20CSL-DG微波炉(广州Galanz公司);DK-S28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公司);FDU-1200冷冻干燥机及旋转蒸发仪(日本EYELA公司)
1.3试验方法
1.3.1多糖含量测定
多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13]。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60mg,定容至500mL,摇匀;分别吸取0.2、0.4、0.6、0.8、1.0、1.2、1.4、1.6和1.8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用蒸馏水补至2.0mL,顺序加入1mL6%苯酚和5mL浓硫酸,振荡摇匀显色后放入冰水中冷却。在波长490nm处测量其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得到标准曲线:y=6.6444x+0.0432(R2=0.9974)
13.2单因素试验
参照杨翠娴等[8]和李顺峰等[14]的方法,余甘果肉干粉用一定比例去离子水匀浆,置于微波炉中先进行短时高频微波前处理;微波前处理后的干粉加入一定比例去离子水后,在搅拌条件下采用热水浸提,单因素试验时其它因素水平不变。提取液8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入5倍体积的95%乙醇,静置,8000g离心10min,最后沉淀用去离子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吸取上述溶液2.0mL,于25mL比色管中,其余步骤同1.3.1。每组试验重复3-5次,取其平均值。依据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得率
多糖得率(%)=多糖提取量/余甘干粉重量×100
因素选择:分别以不同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热水浸提时间和液料比作为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因素。以传统的热水浸提方法[7](料液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