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股票投机引发清末金融大恐慌
股票投机引发清末金融大恐慌
清末,上海爆发了一场由股票投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并迅速将全国卷入其中。受这场“橡皮股票风潮”的冲击,全国从南到北,破产钱庄和商号不计其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1903年以来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大萧条弥漫全国,延续数年之久
近百年前,上海骤然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将全国卷入恐慌之中。1910年7月,上海正元、兆康、谦余三大钱庄同时倒闭,受其牵连,中国金融业两大支柱源丰润和义善源相继倒闭,恐慌波及各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近百年来所罕见,这就是著名的“橡皮股票风潮”,一场由股票投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受恐慌的冲击,全国从南到北,破产钱庄和商号不计其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1903年以来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大萧条弥漫全国,延续数年之久
风潮起源
这场恐慌之所以被称作“橡胶股票风潮”,直接原因是上海商界和金融界参与了国际资本的橡胶投机活动。当时上海人把橡胶叫作橡皮,所以习惯上又称为“橡皮股票风潮”
XX年伦敦市场橡胶每磅售价2先令,1909年底涨至10先令,1910年春达到最高点12先令。橡胶公司的股票价格也水涨船高,有的面值10元的股票,最高时涨至180元,于是国际资本大量转向了橡胶资源的开发。南洋群岛是各国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0年初,为开发南洋橡胶资源而成立的公司达到122家,并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公开招股,橡胶股票炙手可热,极受追捧。在伦敦金融市场,最快的销售速度是,100万英镑的橡胶股票,半小时之内销售一空,国际橡胶投资早已转变为投机,而且接近疯狂
国际投机立即影响到国内,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上海被深深地卷了进去。据《泰晤士报》估计,在开发南洋的122家橡胶公司中,至少有40家设在上海,大多由上海的洋行经办并代售股票,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户,40家公司的资本总额2500万两,主要销售对象是华人和在上海的外国人。这些公司的情况各有不同,有些已经栽种了树苗,等待出胶;有些购买了土地,打算做地产交易;当然也不乏徒有虚名专门骗钱的皮包公司。暴利当前,鱼龙混杂是毫不奇怪的。于是,很多上海人连橡胶为何物都没弄明白,仅凭市井传言,就迫不及待地抢购股票,惟恐落于人后,失去暴富机会。在从众心理下,到1910年4月,仅几个月,40家公司的2500万两股票已经销售一空,经过炒买炒卖,股票价格轮番上涨。一家叫做“地傍橡树公司”的股票,2月19日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为每股25两,4月6日已涨至50两,一月有余,价格翻番
1910年6月,国际橡胶投机活动盛极而衰,世界金融中心伦敦橡胶股票行情暴跌,上海股票交易所立即停止橡胶股票的交易。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橡胶股票成了无人问津的品种。直到1911年春才恢复交易,但此时只有卖盘,没有买盘。延至7月,买盘开始出现。据上海股票交易所的通告,6月29日橡皮股票的卖盘开价每股5两,7月6日的买盘报价每股4两,与一年前的价格实有云泥之差,其实是价值的回归
总计1909年至1910年秋春之间,上海各界购买橡胶股票动用的资金达到4000万两,而当时清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亿两左右,投机规模之盛可以想见。参与投机的重要力量,是上海的各大钱庄。以此为导线,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同时倒闭,受牵连而倒闭的钱庄总共达到9家,这是橡胶风潮的初起,以后源丰润、义善源的倒闭则是风潮的扩大
金融机构的牵累
在清代,中国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钱庄,此外还有票号和银号,它们都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但汇划、放款等主要业务,已经与中外贸易和工业等新经济行业发生密切联系,成为中国新式金融业的主要力量,其势力之大,对金融市场影响之巨,远远超过刚产生不久稚嫩的银行业。倘若没有钱庄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的失败对于上海众多市民来说只是赔损钱财而已,不至于爆发一场金融大恐慌
钱庄介入橡胶股票投机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参与股票买卖。二是向股票投机者提供贷款
先说第一种情况。上海各橡胶公司发行的股票,主要通过各国在上海的洋行销售,有关橡胶暴利的传闻,最早为洋行里的买办所知晓,然后传入商人耳中,成为市井传说,散布于里巷之间。一些大买办往往拥有自己开办的钱庄或商号,而洋行销售大宗的橡胶股票,又允许它们所信任的钱庄使用非现金的期票作为支付手段。于是,具有买办和钱庄主双重身份的人捷足先登,依靠大量增发钱庄庄票,率先抢购橡胶股票,随后转手卖出,成为最早参与这场国际橡胶投机活动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正元、兆康、谦余三家钱庄的庄主陈逸卿、戴宝嘉、陆达生,在他们的操纵下,三家钱庄共增发600万两庄票,飞速抢购橡胶股票。此外,上海钱庄之间,关系密切者可以相互调剂头寸,称为往来钱庄。陈逸卿等人又调动森源、元丰、会大、协丰、晋大等五家往来钱庄的资金,将它们拉入投机活动,在上海银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