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改写理论角度看葛浩文的英译策略——以《檀香刑》英译本为例
摘要
2012年10月11 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
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这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
同时,翻译的作用也备受瞩目,因为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译作在海外的传播与接
受程度。为了将中国文化更好地介绍到西方世界中去,改写避不可免也有一定必
要。
长期以来,传统翻译理论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重视原作的地位。到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化转向的来临,翻译研究也被纳入文化领域。新的翻译
理论开始注重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译作与原作在效果上的对等,因为很多时
候,直译无法将原作的文学效果传递到译入语文化中去。作为操纵学派的代表人
物,安德烈 ·勒菲弗尔提出了改写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更
是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他认为,改写策略主要受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者这三大
要素影响,不仅体现在译者对原作的选择上,也体现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
基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本文主要研究葛浩文在 《檀香刑》具体英译过程
中的改写策略。由于《檀香刑》的英译本在2013年首次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
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因此从改写角度进行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
意义。本研究是一项描述性研究,通过对 《檀香刑》英译本与原作的仔细对比分
析,获得以下发现:葛浩文的改写并非任意的,对具体改写策略(包括省略、添
加、变更)的选择主要受上述三要素的制约,详细说来,包括语言文化差异等客
观因素和译者的翻译观念、读者意识等主观因素。其改写为译作打入西方市场、
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在改写过程中,一些中国文化元素被
淡化,留下不少遗憾。本文一方面可视作对译者葛浩文英译策略研究的补充,另
一方面触及到翻译过程中改写策略的不足,为今后相关研究留下了大量空间。
关键词:翻译;改写策略;葛浩文;《檀香刑》
ii
万方数据
Abstract
On October 11,2012, MoYanwon theNobel Prize forLiterature intheworld,
which made him the first Chinese writer to win this prize and provided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Chinese literature going to the world. Meanwhil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ispaidmoreattentiontoforitdirectlyaffectsthespreadandacceptanceof
translated works overseas. Tobetter introduce Chinese literary works and culture to
thewesternworld,rewritingisbothinevitableandnecessary.
For quite sometim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rerestricted to discussions
atlinguisticlevel.Thepositionoforiginaltextsisoveremphasized.Inthe 1980s,with
the advent of cultural turn, translation studieshave been put into awider context of
culture. Much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互艺术在户外广告中的运用.pdf
- 交互界面中的图标设计研究.pdf
- 交替传译中的逻辑连贯性问题及应对策略——以奥美中国模拟论坛为例.pdf
- 交替传译中译员主体性缺失对译语效果的影响和对策——以“奢侈品营销在中国”模拟会议为例.pdf
- 交替口译实践报告:以译者注意力的 构成与分配为视角.pdf
- 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和认定——以李某某交通肇事案为例.pdf
- 交通银行员工身体姿态评估与干预研究.pdf
- 产业投资基金在企业资本运用中的作用初探.pdf
- 产菊粉酶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与菊粉乙醇发酵条件的优化.pdf
- 产褥期抑郁症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pdf
- 从改写论角度看无根回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以张振玉译《京华烟云》为例.pdf
- 从文化学角度探讨高尔夫运动的发展.pdf
- 从探索到表现看设计思维的驱动方式.pdf
- 从模糊的印象到深刻的顿悟: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视角下的道德瘫痪.pdf
- 从电影频道出品的电视电影战略转型看中国电视电影的式微.pdf
-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英汉政治新闻翻译中译者的“适应与选择”.pdf
- 从目的论角度看商标名的翻译.pdf
- 从皮姆的合作翻译伦理看博客网站china SMACK的汉译英新闻翻译.pdf
- 从网络体育新闻的娱乐内容看体育新闻娱乐化走向的利弊.pdf
- 从译者主体性看AFarewelltoArms两个中译本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