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现状和对策
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现状和对策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发表后,我市迅速形成了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为掌握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新特点,XX年11月,我市在编写和组织中学生阅读《成长支点――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学生读本》一书的基础上,市文明办对全市中学生开展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中学生的荣辱观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积极养成文明行为,公德意识、国家意识较强,较好地继承与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中学生荣辱观教育主要途径和成效的调查与分析
1.媒体宣传、学校和社区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八荣八耻”的知晓率为100%,其中,通过新闻媒体、课堂、社区了解荣辱观等重大宣传教育活动的分别占65%、33%和15%
2.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知晓度较高。中学生对“八荣八耻”内容的了解程度,选择“知道内容”、“了解得很清楚”和“会背诵内容”的分别占44%、8%和28%,选择“不是很了解”的占21%。结果显示,认知度在“知道”以上水平的约占79%,而且能完整表述的同学占了近1/3
3.对树立正确荣辱观的认同度高。在对“你认为八荣八耻教育对你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用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影响很大”、“影响较大”和“影响一般”的分别占36%、39%和XX年都有明确的认识。(一)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以热爱祖国为荣。96%的同学表示,听到奥运会上奏响中国国歌时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很多留学人士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88%的同学表示敬佩。85%的同学认为正确书写汉字、说好普通话是爱国的表现。这些说明,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二)有较强的正义感,热爱人民,尊重服务。81%的同学认为分裂祖国的行为有悖于人民的意愿;81%的同学观看“感动中国”类节目时会为入选人物的奉献精神所感动;91%的同学认为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是服务人民的表现;64%的同学表示对行窃会机智地用某种方法进行制止(如报警等)。(三)对科学精神有认识。74%的同学对电脑算命有清楚的认识。51%的同学表示发现书本或科研中存在问题时敢于向资深人士提出质疑。(四)以劳动为荣。9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儿童时期就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66%的同学在家里会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87%的同学表示如果同学既不勤快又无视他人劳动成果、乱扔乱抛杂物时,会给予善意提醒。(五)热心社会公益,遵守社会公德。69%的同学参加过募捐活动,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占23%,参加过义务献血的占15%,参加过义务劳动的占53%,参加过义卖活动的占34%。87%的同学认为公益活动对于社会的道德进步有作用。60%的同学表示不会在买饭、打水、买票时插队,不会为抄近道而践踏草坪或翻越栏杆。21%的同学表示在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替别人着想,71%的人表示会兼顾双方。84%的同学表示在公交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六)诚信守约。75%的同学表示答应别人的事会尽力去办。66%的同学表示不会为得到某种好处而改变自己最初的承诺。93%的同学表示拾到钱物后会妥善处理(交公或寻找失主)。(七)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超过70%的同学在回答关于闯红灯、如何对待亲友搞传销或宣传邪教、上网会否浏览黄色或反动言论、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等问题时,作出了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选择。(八)理性消费,珍惜资源。70%的同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应当珍惜;64%的同学表示亲友过生日时,会亲自制作代表心意的小礼物;对于旧衣服,67%的同学表示会继续使用或捐赠。64%的同学认同“适合使用就行”的消费理念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存在着价值多元乃至荣辱观模糊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一)对时事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关心度较低。53%的同学不能每天通过媒体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43%的中学生不主动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二)迷信思想仍然存在。29%的学生在挑手机号码时,会选带“6”或“8”的号码。关于如何对待恶梦和神秘现象,有半数学生表示会受影响,无法用科学解释。(三)尊重辛勤劳动,但缺乏劳动实践。“放假时,您会把脏衣服带回家让母亲洗吗?在学校走廊,地面有很多杂物时您会主动打扫吗?下雪天,早起后您会自觉清扫自己门前的道路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半数同学表示不怎么做。不少同学知行不一,93%的同学都认为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但具体到做家务,有22%的人要“看情况”,有11%的人是“从来不做”。(四)法规意识尚需提高。30%左右的同学表现出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认同。对“闯红灯”虽不认同,但却有多达36%的同学闯过红灯。(五)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30%左右的同学在生活习惯上比较追求“时尚”,有攀比性高消费的倾向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