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秀美的四川麻柳民间刺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淳朴秀美的四川麻柳民间刺绣

淳朴秀美的四川麻柳民间刺绣“这山唱,那山合,家里唱了几屯子,山中还有几岩壳。”四川广元的民间山歌极负盛名,广元青川的山歌“薅草锣鼓”早就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自汉以来,逐渐成为闺中技艺,上自皇家贵族,下至一般百姓对刺绣都情有独钟。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蜀绣、苏绣、粤绣、湘绣,这“四大名绣”为代表的中国刺绣艺术。而中国民间的四川广元的土著麻柳山乡民间刺绣,也同广元一首首质朴、动人的民歌一样,清新、活泼、健康、富于创造性,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清香,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在1984年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民间美术展览”上,麻柳刺绣就赢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观者一致的高度赞赏和好评 悠久的传统优美的传说 四川广元麻柳山乡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的龙门山区,林木葱笼、涧谷幽深,风景十分秀美。过去,这里是羌族、氐族、汉族和谐同居的地方。成片成片的原始森林和奇山秀水成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世外桃园。男耕女织,从唐代以来民间刺绣一直盛行。虽然现在这里的居住者基本是汉族,但民族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有着共同的汉族语言文字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在世世代代的民间山歌的浸润下、民间刺绣的熏陶中,再加上家传身教,耳濡目染,自然形成了相当深厚的民间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间习俗。祖先们在这儿给她们留下了一座美丽的寨子山、金龙间歇泉和能预报天气的珍奇“千年古柳”,麻柳山乡也是因这柳树而得其美名 这里,人们穿的是少数民族式的服装,住的是木楼,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栽秧、打谷、剥玉米。人们到婚嫁喜庆时都要对唱山歌,尤其是姑娘、妇女们,经常用歌声和刺绣表达她们对生活的热爱,抒发她们真切丰富的情感。这里,人们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关于刺绣的传说。相传武则天的父亲在利州(现广元市)任都督时夫人杨牡丹生了小则天,童年时的武则天极喜爱母亲的那双牡丹绣花鞋和利州女儿刺绣的香包。后来武则天在长安当了皇帝后,为感恩家乡父母同意将利州“川祖庙”,更名为“皇泽寺”。同时因她在长安宫念念不忘利州女儿的民间刺绣,亲选了99个能歌善绣的宫廷美女带着她的圣旨落户利州。利州都督欣喜若狂,精选了99个英俊的小伙子,从利州城中的凤凰山(现山顶的武则天凤凰楼已是广元市的城标),将99个长安宫廷美女迎送去古麻柳山乡的寨子山,并在那里建起了吊脚楼,从此男耕女织、对歌绣花,一直过着勤劳美满的幸福生活。据说这就是“自古利州多美女”“民间山歌…麻柳刺绣”的由来。从唐代出土的利州文物中有不少精美的民间刺绣品和一尊武则天真容石刻座像(现陈列于皇泽寺则天大殿内) 现在的麻柳山乡,虽是遥远的小山村,但山民们个个都十分爱美。传统的几大节日,特别是春节,表示吉祥、喜庆的民间艺术品处处可见,衣、食、住、行、用,无所不包。在山乡集市上,青年小伙吸引人的是“裹肚”,那是在白底布上用红、黄、兰、桃红、紫、黑、绿等色线缀绣的“婚姻仪仗图”;姑娘的头上引人注目的是缠着一大盘青丝帕,她们的额前梳成“人”字形“帐门”式,头上装饰着金簪、银钗,两耳垂着五光十色的耳环、耳坠,手腕上戴着一至数只圈子,衣着、袖口、围腰、飘带、鞋、袜都用彩线绣花。那刺绣,一个比一个漂亮 “谁家女子巧,要看针线好”。千百年来,在与外界隔绝和封闭的麻柳山村,那里的小女孩从小就要学刺绣,这是女孩必备的一门功课和技艺,并一直将此作为评价一位女子品位和技能的重要标准。女孩们多从四、五岁就开始拿针,六、七岁时学习简单绣法,十一二岁就能绣出各种花样,十七八岁便能绣出惹人喜爱的成套嫁装。女孩们刺绣的作品中就包括给自己绣的嫁装。那精心绣制的手帕、荷包、裹肚、鞋垫、袜底,寄予了她们的真挚感情;那绣着龙凤、鸳鸯的枕帕以及虎、猫、猪等可爱形象的布枕、童帽、童鞋即是一片心意,又是送给婆家以示其心灵手巧的明证。姑娘们之间也会争相展示自己刺绣的得意之作。麻柳山乡的姑娘、妇女,都是以谁的刺绣好而受到爱戴。广元麻柳山区,全乡3000多妇女中能刺绣的有1300多人,被誉为巧姑娘的有270多人,她们心灵手巧、能歌善绣,个个都是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麻柳小学还专门开设了“麻柳刺绣”课,由心灵手巧的刺绣能手刘德珍、樊小蓉两位老师传授麻柳刺绣基础知识,以传承麻柳民间刺绣技艺。学校还会不定期进行作品讲评和举办刺绣展览 品类多样独具特色 广元民歌中有“薅秧锣鼓”“高腔山歌”“牛灯”“马灯”“狮灯”等,内容十分丰富,而麻柳民间刺绣也多彩多姿,有门帘、帐帘、枕套、枕巾、老虎枕、狮头枕、枕顶、围腰、袖套、衣裤、裹肚、披领、坎肩、短袄、童袄、女裙、马甲、搭裢、头箍、虎头帽、福寿童帽、玉佩饰、童鞋、虎鞋、猪鞋、鞋垫、袜底、被面、床单、香包、荷包、头巾、盖头、绣花鞋等生活、衣着用品。题材丰富,多取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以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