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凉山彝区移民扶贫的必然性.pdfVIP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凉山彝区移民扶贫的必然性.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8。36(32):14343—14344,14349 责任编辑 罗芸 责任校对 李洪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凉山彝区移民扶贫的必然性 陈晓莉 (西昌学院彝文系,四川西昌615022) 摘要 凉山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立体气候 ,江河纵横等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对凉山的经济起着很大的影响。从 自然属性角度研究了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对彝族文化的影响,以及 由此带来的对彝区经济发展的阻碍,由此决定了对凉山彝区移民扶贫的必然性。 关键词 凉山;彝族文化 ;移民扶贫;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32—14343—02 任何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从本质上说 ,文 之间,形成了凉山高山峡谷 ,间或平坝 ,江河纵横的自然地理 化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所说的环境 ,既包括 自 环境特点。并且,全州雨量丰富,年降水量高达 600多亿 3 2√ 然地理环境,也包括社会人文环境 ,而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 m 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与活动的场所 ,同时提供 凉山特殊的 自然地理环境 ,对其经济影响很大。丰富的 各种资源给人类使用和利用。由于地球上不 同地区的地形 农业资源、矿藏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旅游资 地貌、位置环境、纬度气候等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 源以及古朴、厚重的彝族文化推动 了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化特点也各不相同。自然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了文化的存在 总的来说,从纵向来看,凉山彝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有 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不 同,人们 的生产生活 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我国东南海相 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方式乃至思想观念也就存在差异。 消除贫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凉山各族人民的迫切愿 1 凉山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望,也是西部大开发和四川I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 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西跨横断山脉 ,东抵 四JII盆地 , 2 凉山彝区长期贫困的原因分析 北至大渡河,南临金沙江,面积超过 6万 km ,总人 口415.48 2.1 历史原因 由于凉山彝族地区是在2(】世纪50年代初 万,彝族人 口181.55万,占总人 口的43.7%。这里气候宜 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 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直过区”,这一十分 人,物产丰富,资源富集,是有名的攀西 “聚宝盆”的重要组成 特殊的社会变革,使凉山的社会发育不健全,长期以来 ,凉山 部分 ,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 彝族地区的很多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 留下来的陈 同于四川盆地、华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它具有以 规陋俗,人的素质和当今文明社会还有不适宜的方面 ,与其 下2个明显的特点。 他先进民族还有一些距离。 1.1 崇山峻岭,高山峡谷,立体气候 凉山地势西北高、东 2.2 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经 南低,北部高、南部低,地表起伏大,地形崎岖,高低悬殊,最 济、文化等因素作用,凉山贫困山区广大彝民特别是高山和 高海拔5958m,最低海拔仅为325m。地貌以山地为主,约 二半 山的彝民,千百年来刀耕火种 、结绳记事、与世隔绝 、思 占总面积的80%以上 ,山原次之,丘陵、冲积平原及宽谷和断 想封闭、观念传统。迄今为止,相当一部分彝民意识形态中 陷盆地仅 占10%。山地多为海拔 1500m以上的亚高山和 还保存着图腾崇拜 、灵物崇拜 、祖先崇拜 、自然崇拜 、鬼神崇 中山。山脉呈南北走向,岭谷相间,山高谷深。由西 向东主 拜等观念,如家族家支观念、血统论、近亲结婚观、封闭保守 要有大雪山、太阳山、锦屏山、柏林山、牦牛山、小相岭、螺髻 和安于现状的生活观,贱商轻利的小农思想,迷信、禁忌、重 山、鲁南山等。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