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 复旦大学实验室.pdf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 复旦大学实验室.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 复旦大学实验室

第 19 卷 第 3 期 人 类 学 学 报 V o l19, N o3 2000 年 8 月 A CTA AN THRO POLO G ICA S IN ICA A ug. , 2000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 指间区纹的各种类型及其间关系 李 辉 金 力 卢大儒 ( 复旦大学 遗传学与遗传工程系, 上海 200433) 摘  要 在上海奉贤等地采集到的大量随机人群和家系的指间区纹样本体现出极丰富的外观多样 性。根据花纹的扭曲程度, 指间 区纹可分 19 种。而不同地区有其占优势或特有的箕、斗纹 型。各种证据表明, 19 种花纹扭曲状态可分 5 类, 每类中的各种状态都是连续过渡的。这 5 类 实质为: ①仅指间 区有纹, ②仅指间 区有单纹, ③指间 区有双纹, ④指间 , 区都有 纹, ⑤指间 , 区都没有花纹。这种分类界线与原订的分类界线相差较大, 但更有说服力。这 为进一步确定这一人类左右不对称性状的遗传模型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指间区纹, 多样性, 分类归并 肤纹的科学研究开始于 1823 年 Puk in je 对肤纹的系统分类。 1892 年 Galton 就证明了 ( ) 肤纹有特异性、永恒性和遗传性 Pen ro se, 1963 。这以后, 肤纹学的研究就发展起来。在 肤纹的各种研究中, 其遗传方式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花纹大小、走向和形状的遗传研究 往往产生互相矛盾的结论。从 1920 年到 1965 年各国学者作了大量研究, 对个体特征的遗 ( ) 传提出了多种说法 吴立甫, 1991 。但肤纹的遗传模型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普遍接 受的观点是肤纹遗传性符合于多基因系统。肤纹学近年来在群体遗传学中广泛应用以研究 人群间的差异, 但由于尚无明确的遗传学作基础, 一些统计方法的科学性也不是完全勿庸 置疑的。 指间区纹是手指基部的皮肤花纹。在除拇指外的手指根部常有嵴线不同走向分界的三 ( ) 叉点, 在三叉点间出现的花纹即指间区纹 图 1 。指间区纹变异的形式相当多, 个体间的 差异也颇大, 从没有真实花纹到各指间区都有真实花纹皆有发现。但不考虑花纹变化的程 度等因素, 只考察花纹的出现, 其遗传学相对其它肤纹参数就较容易研究。 以往指间区纹被简单分为 区、 区、 区、跨 、 区纹和无真实花纹。在上海奉 贤等地一些较封闭的人群中采集的指间区纹标本类型极丰富全面, 各种类型之间常有过渡 型, 这揭示了指间区纹可与以往不同地归并成几个组, 同一组中由于花纹的扭曲趋势而产 生多种变异。表型的合理分类归并为进一步定出其遗传模型创造了条件。 收稿日期: 本项目得到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基金的资助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 期 李 辉等: 指间区纹的遗传学研究  . 指间区纹的各种类型及其间关系      2·45 ·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