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浅谈《瓦尔登湖》的生命意识.pdfVIP

野性的呼唤——浅谈《瓦尔登湖》的生命意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 — 浅谈 《瓦尔登湖》的生命意识 王 良娟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摘 要:现代社会的物质堡垒架空了人的精神,人的欲望迷醉于最浅层的感官刺激和享受,生命欢乐 的源泉失落了。为了寻找现代人失落的生命真实,美国作家梭罗在十九世纪中期就开始呼吁,希望沉 沦于物质世界的人们,摆脱过剩的物欲负累,以赤子之心面对 自然,实现对生活的更高追求。 关键词:物欲负累;本性迷失;野性生活;生命完美 1845年,28岁的梭罗独自来到康科德镇的瓦 自然中包涵着生命的自由与完美,论《语》中有 尔登湖畔。这是一个当时还未被开发的森林湖,四 这样的人生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周林木高耸,方圆一英里内没有任何人烟 ,最远的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 · 视线也只能到达半英里外的瓦尔登湖岸。在这个与 先进》)在春天的郊野,约几位长者,偕数个少年,下 文明隔绝的世界,梭罗砍树为柱临湖建屋。当饱经 河沐浴,迎风而舞,待 日西沉后欢歌归返。人们追求 风霜的粗糙木板屋在清晨沾着白露,当如天籁之音 的永恒 目标是自由无拘束的幸福生活,梭罗则以亲 的风声掠过屋脊,梭罗思索着人类的终极 目标、人 身体验感受到这样的自由生命:“在门前沐浴阳光 , 生真正的必需品和生存方式的问题。他劳作在山水 凝神思考时有鸟儿轻声歌唱或安静地飞过屋子。直 之间,并以自身行动响应着生命的野性呼唤。 到阳光打在西窗上……感觉不到时间从生命中流 失,仿佛我的时间在渐渐膨胀 ,我得到了更丰厚的 一 、野性的呼唤 收获。” 当然,离开生存的物质基础,人无法奢谈生命 人是地球生物的一种,生命的真谛也应含藏在 的自由。但这里有一个多少的问题。梭罗则将人生 山水的野性中,“野”是生命最初、最 自然的状态。梭 的必需品明确地分为食物、住所、衣服和燃料。他 罗选择未被开发的瓦尔登湖,也因其天然的 “野” 反对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认为它会妨害人们对 性。回顾历史,人类恒久流长的思想文化也都源 自 真实生命的把握。“一般人们所拥有或努力在拥有 对 “野”性生命的认识和尊重。“智者乐水 ,仁者乐 的几乎全部或至少一半是多余的”,这是一个生存 山;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 的谬误,“奢华大大妨害了人类精神的提升”。只有 也》),河水流淌不息,人类的聪慧应如流水般活泼 舍弃多余的物质负累,生命才能得以提升 ,所以梭 敏捷。山体沉静宽厚,人性的厚重也应如大山般厚 罗可怜镇上那些继承农场的年轻人,他们把一生的 重温和。动静之中,山水之间,人类寻觅到自身生命 时间都埋没在累积财富中。 的本真和归依。一个真正的人,应有山水的情怀。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佛家的告诫 ;走进森 梭罗研究东方文化,熟知中国的 论《语》和印度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