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研发及推广.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研发及推广

论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研发及推广摘要:文章对肥料技术与肥料施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描述,在现有肥料技术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的概念,表明了它较传统肥料技术的优点,并对新型环境友好肥料的研发与推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重金属;研发 中图分类号:TQ12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157-1 时至今日,化肥的施用、误用、滥用对于生态环境、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人类的健康产生的负面效应业已为世人所瞩目。作为农业科研战线的工作者,笔者认为有义务和责任去研发环境友好型肥料生产技术,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同时实现安全优质生产,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肥料技术与肥料施用现状 在中国的现实农业生产中,鉴于生产者对肥料知识的欠缺而引起的肥料误用、滥用以及肥料自身的可利用率偏低。笔者认为,就提高肥料自身的的可利用率而言,缓/控释复合肥是适合中国目前农业情势而宜继续努力研发的重点项目,因为21世纪肥料发展的总体走势之一就是缓/控释复合肥的研发与推广。故此,我们应当大力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缓/控释复合肥。目前,中国所研发的包裹型复合肥,较国外同类产品而质量可靠、成本相对低廉,已经在中国农业生产中被推广应用。但综观当前中国市场上的包裹型复合肥,毕竟是化工肥料的彼此之间的包裹,依然是化工肥料的混合,肥料利用效率纵然提高了,但对土壤、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现实的与潜在的危害难以消除。此外,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工艺设备与材料创新方面的弊病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产量低,价格较高;尚未具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平台 。 2 新型环境友好型肥料技术优势 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型复合肥应当是环境友好型单质肥的混合与包裹。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型复合肥是生物有机复合肥。在英语文献中,有机肥与化肥亦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的英文表达为organic manure,后者表表示为chemical fertilizer(化工肥料)。本文所指的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当属“manure”在词源中的权威释义为:“the waste matter from animals that is spread over or mixed with the soil to help plants and crops grow” 。 有学者在模拟试验处理中得出结论:随着有机肥用量增加,铜与锌的携入量亦随之翻倍增加,铜与锌的携入量与对比组最大可分别高出近9倍与8倍;镉的携入量略有增加,但铅的携入量却略有减少 。 表1 肥料的重金属含量(mg/kg) (资料来源:孔文杰,倪吾钟.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和水稻系统重金属平衡和稻米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中国水稻科学,2006.20(5):518.)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铜和锌在有机肥中明显激增,不难推断出有机肥的施用是土壤中铜和锌的含量剧增的原因;同时,有机肥也会导致镉与铅的在土壤中的含量浓度。国内学者经研究认为,无论是化肥中的重金属―比如过磷酸钙中的镉(cadmium),还是有机肥料中的重金属都会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污染。无独有偶,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似乎是一致的:重金属会累积在长期施用禽粪的土壤中 。 3 新型环境友好肥料的研发要求 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是在汲取传统有机肥料之精华,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高科技产品。笔者提出三点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的研发与推广: 3.1 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的生成原料本身应当是生态性的 这是新型包裹复合肥的之所以被称之为“环境友好”(eco-friendly)的根本前提,也唯有保证生产原料的生态环保性,方能保证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的环境友好性。 3.2 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具应当无污染、无公害 它作为天然有机物质与生物技术的有效组合,其中所包含的菌剂,具有加速有机物质分解作用,为作物制造或转化速效营养提供“动力”。同时菌剂兼具有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活化土壤中潜在养分的作用。 3.3 新型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的配方应因地制宜 可依据不同的农作物类型与土壤养分状况,生产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友好包裹复合肥;亦可以就近取材,利用农村既有的天然有机肥为材料生产性能多样化的环境友好型包裹复合肥。 参考文献 [1] 赵秉强.环境友好型肥料发展现状与趋势[J].作物杂志, 2003,(3). [2] 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第六版).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