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悼亡诗之美学比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5卷 第 6期 周 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l1月 Vo1.25No.6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 NOV.2008 中英悼亡诗之美学比较 董珊珊 (周 口师范学院 q-文系 ,河南 周 口466001) 摘 要 :由于文化、哲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英悼亡诗对待死亡的态度和表现死亡的方式不尽相 同,形成 不 同的死亡美学 。中方视死亡为永诀 ,相见无期,故格调悲戚 ;英方视死亡为新生 ,彼世 乐土再相聚,故悲中有慰 。中 方侧重伦理,死亡使爱妻之善、大义得 以永生 ;英方突显审美 ,死亡定格 了妻子的貌美才美。中方悼亡意象多贴近生 活 ,英方则多具想象性和哲理性。 关键词 :悼亡诗 ;美学;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9476(2008)06—0032—04 岁枯岁荣 ,生老病死 ,乃 自然界之常事。假若 存感往 ,成数十诗 ,取潘子 悼‘亡 ’为题 。”l3词人 中, 人类无知无觉,混混沌沌 ,死亡作为一种存在形式一 以宋代苏轼和清代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 种生命现象倒也 自然平淡、无可畏惧。然而人类是 是纳兰性德 ,词题 中明标有 “悼亡”、“梦亡妇”、“亡妇 唯一能够在生时观察死亡 、思考死亡甚至体验死亡 忌Et”、“亡妇生辰”等字样 的词 即有五六首之多,其 的有主体意识的情感动物,“唯有人类能够直面死亡 他无题而语中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此外,像 向他展开的全部艰涩和困顿”LlJ4。于是伴随着人类 唐代 的韦应物、孟郊 ,宋代 的梅尧 臣、贺铸 、黄庭坚 、 智性 的萌发 ,死亡的阴影和恐惧就如影随形。至爱 陆游 、史达祖 ,元代的傅若金 ,明代 的于谦 、王桐乡、 亲友 的死亡所带来的悲伤和苦痛 ,加上 自身对死亡 李贽,一直到清代的王渔洋、王夫之,等等,都为我们 的困惑和疑惧 ,激发 了文学艺术 中经常 出现的 “死 提供了大量情深意绵、感人肺腑的悼亡诗 。而英 国 亡”主题 。悼亡诗便是 “死亡”催生下 的精神文化产 悼亡诗数量却较少 ,比较著名的有诗人弥尔顿的 《梦 品。对中国悼亡诗进行研究的论著数不胜数,但大 亡妻》,托马斯 ·哈代 的 “艾玛组诗”:《逝》、《轻轻的 都没有进入到跨 民族、跨语言、跨文化 的比较视域 拍击》、《散步》、《石上倩影》、《西威塞克斯少女》等 , 内,缺乏与外国悼亡诗作的参照和对 比。本文将从 罗伯特 ·勃朗宁的 《展望》、《向前看》,邓约翰 的第 美学 比较人手对中英文悼亡诗进行尝试性研究。 19首 《神圣的十四行诗》等 。 悼亡诗 ,即 “抚存悼亡 ,感今怀昔”_2之诗。中国 这些悼亡诗完美地结合 了死亡和爱情两大主 悼 亡题材 的诗歌早在 《诗经》中就有 ,如 《诗经 ·邺 题 。爱情中有甜蜜也不乏痛苦,然最痛苦的莫过于 风 ·绿衣》中写一男子思念去世 的妻子;《诗经 ·唐 相亲相爱的人之生死离别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 风 ·葛生》写一女子对亡夫的深切怀念 。但是 自从 绵绵无绝期 。”逝者 已去矣,而生者还得继续孤独寂 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 问世后 ,“悼亡诗”就 寞地前行 ,这是人生 中怎样 的一种苦痛。但是死亡 成为悼念亡妻诗作的专称。潘岳的 《悼亡诗》三首被 却又 “强烈地激发起爱的振奋,由死亡的体验萌生如 认为是其最高成就的代表 ,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 此强烈的爱的颤动,面临死更渴望爱的温情 ”Ⅲ ”。 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尤其是元稹哀悼 死亡虽然让生者痛彻心扉 ,可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令 亡妻韦氏的诗作 遣《悲怀》七律三首,又有 《离思》七 爱情获得一种永恒 。中英悼亡诗虽具有 同样 的主 绝五首、《六年春遣怀 》七绝八首 ,共十六首悼亡诗。 题 ,都浸染着诗人对亡妻的刻骨铭心的爱恋 ,但不同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中说 :“不幸少有伉俪之悲 ,抚 的文化、哲学、宗教背景,使另一个与爱情紧紧纠缠 收稿 日期 :2008—04—01;修 回 日期 :2008一O6—3O 作者简介 :董珊珊 (1982一),女 ,河南周 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