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明星唱碟 乐当慈善义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收藏明星唱碟 乐当慈善义工

收藏明星唱碟 乐当慈善义工他曾带过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等一代巨星,更一手捧红了如今是70后、80后永恒回忆的小虎队;但如今的他,年近花甲,一个人在北京的福利院当慈善义工,同时潜心收藏明星唱碟。他,就是台湾金牌经纪人宋文善。 从金牌经纪人到福利院义工 如今已将近60岁的宋文善,算得上台湾省第一代经纪人。1975年,当兵回来的宋文善经熟人介绍进入唱片公司做企宣,没想到第二年就被委派负责带当时的乐坛天后邓丽君。此后,他在唱片公司担任企宣和策划长达13年之久,先后与邓丽君、刘文正、凤飞飞、蔡琴等多位乐坛巨星都有过合作。 宋文善真正的经纪人生涯是从1988年发掘小虎队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日本偶像团队的火爆让宋文善深思,凭什么台湾出不了这样的偶像团队。为此,1988年,他通过电视选秀的方式,找到了吴奇隆、陈志朋、苏有朋三位青春阳光的男孩子。于是,一支华语乐坛的“传奇”――小虎队就此诞生。捧红小虎队后,宋文善在娱乐圈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更在2005年荣获台湾传媒评选的“台湾艺能界五大金牌经纪人”之一。 小虎队单飞后,宋文善成了苏有朋的经纪人,继续为他开拓在大陆的影视事业。可以说,没有宋文善,也就没有苏有朋如今的火爆。这层关系,让宋文善和苏有朋 亲如父子。不过,2005年苏有朋和当年的经纪公司约满之际,宋文善在苏有朋的个人官方网站上发表了一篇道别的留言后,突然消失了。 宋文善去了哪里?直到他最近推出自己回忆之作《永远的小虎队》,笔者才知晓,原来他一直在北京某个福利院做义工,一做就是几年。只是这么多年,并没有阻隔他和苏有朋以及另两虎的亲情。就在日前接受记者专访的间隙,宋文善的手机就响了好几回。宋文善看过短信笑了,递给记者一看,原来是苏有朋博客里透露自己有点不舒服,他的歌迷很着急,于是纷纷找宋文善了解“老大”(歌迷对苏有朋的称呼)的病情。尽管已不是苏有朋经纪人很多年,但直到今天,不少苏有朋的歌迷,还把他当做苏有朋的经纪人。 从明星经纪人到养老院义工 不过,笔者还是很好奇,为什么他能从一个闪耀光芒的经纪人,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义工,而且为什么是养老院?宋文善告诉笔者两个字――“爱”和“孝”。“我年轻时是一个比较叛逆的少年,而且成天幻想演艺圈的成名故事,但我父亲是个祖籍山东的军人,是个硬汉,对我要求很严格,所以我们的关系很紧张。我父亲在1986年就过世了。那年我30多岁,还不懂父爱;但等我长大了,有一年清明节我去扫墓,突然看到墓碑上父亲的照片,还是严厉地看着我。这突然让我感觉到我是这样的不孝。父亲为我操劳了一生,我却始终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苦衷。” 宋文善坦言,让他感觉要为老年人做些什么的,除了父亲的眼神,还有母亲的白发。2005年离开苏有朋的那年,宋文善的母亲重病:“我陪在母亲身边喂她吃药,突然发现母亲满头白发,而且乱得像草窝一样,我的心中又一股震撼。那年我已50多岁。我那时才突然发现,老人在这个世上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关怀。 我突然联想到我曾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老人。相比孤儿或者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真的就像风雨中的残烛,不知道还能有多少岁月,有时候就孤苦而终。我突然觉得,我们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些温暖。让他们带着人间的温暖离开,那就是一种莫大的关怀。”曾潜心研究佛学的宋文善,更从对母亲白发上,联生出“老吾老及人之老”的博爱。 在北京和台北各有一房 当然,宋文善并不是完全的“出世”,抑或对财富不屑一顾。从小在台湾南部长大的他,家境并不是特别富裕,后来考到台北上大学后,不得不去唱片公司兼职当胶片包装员来补贴生活。尽管这成为了他之后与邓丽君合作一个契机,但和任何一个“异乡客”一样,宋文善非常渴望能够在台北有自己的根~房子。 于是,在宋文善到台北的第5年,他和弟弟省吃俭用,平时几乎只吃泡面和馒头,咬紧牙关终于买到了他们在台北的第一套房――套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这套公寓,宋文善和弟弟们把它隔成了三间房一起居住。幸运的是,正因为一种着根的心情,宋文善赶在上世纪80年代台北房价起飞前买到了房。5年后,他卖出了原来这套100多平方米的公寓,换了一套更大的房子,把父母也接到了台北。 如今,宋文善已经在台北和北京都各有一套超过150平方米的房产。他透露,自己在北京的房产在北京的工体边,大概是2005年用自己的退休金买的,当年的价格约1万元/平方米,但如今已经要3万元/平方米,并且可能更高。他笑言,这两套房其实都不能算投资,因为自己一直住北京,所以北京的这套房是自己住的;而台北的那套,现在给母亲和家人居住。不过,为了能更好地帮助福利院的老人,宋文善提出了一个想法,再过几年,他可能把北京的那套房租了,自己则申请住到福利院里,这样既有更多的钱也有更多的时间能帮助那些需要的老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