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1890年培林( Behring)和北里(Kitasato),用白喉杆菌外毒素免疫动物,然后用这种免疫血清,即抗毒素来治疗白喉在人体获得成功,开辟了人工被动免疫的方法。 1901年Behring获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 (二)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细胞学说、 体液学说 1.细胞学说 俄国科学家梅契尼可夫(Metchnikoff) 在兔及人体中发现白细胞有吞噬各种细菌的作用,因此认为机体的免疫机制主要是有吞噬功能的白细胞所发挥的吞噬作用,称为细胞学说。 * 2.体液学说 以欧立希(Ehrlich)为首的学者们提出,认为主要是体液中产生了针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相应抗体,并发现在试管中这些抗体能与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沉淀等现象,从而确立了体液免疫学说。 * 1903年Wright及Douglas仔细观察了Metchnikoff提出的吞噬作用,并证明相应的抗体能增强吞噬细胞对相应细菌的吞噬,这种抗体被称为调理素,从此把细胞学说与体液学说统一起来。 * 初次注射 海葵毒素 无明显反应 再次注射 少量海葵毒素 (原注射量的1/20) 导致狗死亡 (三)免疫病理概念的形成—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1902年, Richet提出了过敏反应的概念并因此获191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机体与一种物质接触后,对该物质的敏感性大大增高。 * 1906年奥地利医学家Pirquet首次提出了变态反应的概念。他当时观察到,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治疗破伤风病时,多数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有个别患者在再次应用同一血清时,会发生了严重的、甚至致死的反应。他推测这类反应的发生,可能是机体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导致异常反应。他将这种与正常人不同的反应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即机体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所出现的改变了的反应。 *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克隆选择学说 1957年Burnet提出体内有很多针对各种抗原的相应细胞系(克隆clone)。 Burnet 1899 ——1985 196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一个克隆,一种受体 自身免疫耐受 * * 克隆选择学说 抗原进入机体选择相应细胞系与之结合,活化该细胞系,使之增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因此称为克隆选择学说。若在胚胎期间由某抗原选择相应细胞系接触后,这些细胞系即被排除或失去活性,处于抑制状态,称此为禁忌克隆,而机体就失去针对这种抗原的反应性,形成耐受,从而解释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 * 克隆选择学说的要点 众多淋巴细胞都来自同一个淋巴祖细胞 体内存在多种针对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其表面有识别抗原的受体(一个克隆针对一种抗原)。 发育早期未成熟淋巴细胞结合自身抗原即被清除 成熟淋巴细胞结合外来抗原即发生活化、增殖 抗原进入机体内选择相应细胞克隆,使其活化,增殖,分化成抗体产生细胞或免疫效应细胞。 * 年代 学 者 姓 名 国 家 研 究 成 就 1901 Emil von Behring 德 国 开创了应用白喉抗毒素治疗白喉患者 1905 Robert Koch 德 国 对结核病的研究具有诸多发现,结核杆菌,结核菌素及其反应,Koch现象等 1908 Elie Metchnikoff Paul Ehrlich 俄国 德国 吞噬作用的理论研究 抗体产生的侧链学说 1913 Charles Richet 法国 发现过敏反应 1919 Jules Border 比利时 揭示了补体溶菌现象的原理 1930 Karl Landsteiner 美国 昭示人类红细胞血型 1951 Max Theiler 南非 发现黄热病病毒并创建黄热病疫苗 1957 Daniel Bovet 瑞士 发明了抗组织胺药物 1960 F. Macfarlane Burnet 澳大利亚 发现获得性免疫耐受 1972 Rodney R. Porter 英国 阐明抗体的化学结构 1977 Rosalyn R. Yalow 美国 开创多肽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1980 Gorge Snell 美国 发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984 Cesar Milstein Niels K. Jerne 英国 丹麦 创建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 独特型-抗独特型的级联网络 1987 Su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docx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PPT课件.pptx VIP
- (鲁班奖)网架专家论证汇报资料.ppt VIP
- 行业资料 - 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pdf VIP
- Q960E高强度调质钢焊接工艺研究.pdf VIP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doc VIP
- ISO15378-2017药包材对ISO9001的应用.pptx VIP
- 13.1三角形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2025)数学八年级上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级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pdf VIP
- 第十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和包装.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