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起来像学文学的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看起来像学文学的人”   大三下学期,我在去教室的路上遇见同学林瑛,坐下来攀谈了一阵儿。她不同于看上去仍然很孩子气的我们,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知性、优雅。   聊起论文的方向,她淡淡地说,你肯定会选文学。我问她为什么,她微笑着说,你看起来就像学文学的人。   以文学为向导,走遍大半个中国   硕士毕业后,我去了杭州一所大学教书,然而天堂般的城市还是输给了我在工作中文学归属感的缺失。那时我主要教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对文学的爱好充实了我的课堂,我的学生不仅学习了语言点,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准备,而且还知道了奥斯卡 ?王尔德在海关申报自己的天才的文学典故,了解到弗吉尼亚 ?伍尔芙对“一间自己的房子”论述时所援引的那些女作家,甚至还有几个同学课下找我开文学书单,他们中的几个把我的家当成了图书馆。   短短几年,我购买的文学作品已达数千册。我在工作之余尽情地阅读,将自己在文学课堂上所学到的人名化成了具体的作品与更丰富的想象。比如,我在莎士比亚的世界中或者捧腹或者黯然,我知道了大家常说的福斯塔夫是怎样的一个坏角色,了解到亨利五世这个大英雄的善恶交杂,在深感夏洛克可恶的同时,我也读到了他的可怜之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细读调整了我对莎翁的模糊认识。   我记得在硕士的莎士比亚课堂上,老师不停地强调他的伟大,但当时我在他的剧作里读到的多是粗鄙之词,我一直困惑这样的人怎能是伟大的呢。读完他所有的作品,除了哪些依然感觉有些粗鄙语言外,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神来之笔以及对人性复杂的真实刻画,即善与恶不是非黑   即白的简单定义与刻画。   我对书籍的购买从一开始的杂乱无章开始变得条理。我或是以作者为线索,购买我在书店或者网店所能买到的全部书籍,又或是以我所读到的书为据,根据某个作者所提到的书去买。比如,当时看王尔德在法庭为自己辩护时提到柏拉图所认为最崇高的爱是同性之间的爱,我于是奔向柏拉图,先去找他在哪本书中提到了这个观点,然后再慢慢购买他的书。我享受那种链条式的购书与阅读,新买的书香与阅读的喜悦盖过所有一人独居的无趣与寂寞,我骄傲地想,我的孤独如此富有诗意。   那时我发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有意为之。读完徐志摩所有的作品与传记,我便自然地奔向他在海宁的故居,去海宁的西山公园拜祭他的衣冠冢,在火车站感受他父亲曾经投资的铁路。读路遥便去陕西,读茅盾便去乌镇,读林语堂又跑向厦门的鼓浪屿以书中的世界为导向,在那几年我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然而,大学英语的课堂毕竟不是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堂,我的学生们的文学知识亦是非常有限,我的文学热情无法找到一个尽情抒发的出口,我与文学的关系大多只能体现在工作之余与文学作品的对话,那只是自留地上的小喜悦。   考博奥德赛   我大概是从执教的第三年开始强烈地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文学课堂,能有一个畅谈文学的平台。然而,从大学外语教学部调进英语系并且上文学课实非易举。课程安排是学院多年的习惯,若非特殊情况不会轻易改变。于是,我从那个时候开始了考博奥德赛。“奥德赛”这个词也是我在终于取得文学博士学位之后回望时定义的我漫长的考博之旅。   报考文学博士之旅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简单,比如报考复旦大学的博士时,我 25岁,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在初试中取得第一名,复试后我才了解到,老师要看的不仅仅是分数,还有是否有在主持的课题和论文,初试只有部分比例。我满怀希望前去,忐忑失落而归。这之后,努力写论文与申请课题变成了教学与备考之外的主要事情。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一路我竟然磕磕绊绊走了下来。三年的时间,每年三月飞来飞去考试,等待,希望、失望,再开启另外一年回顾整个过程,似是与一个人的恋爱,会在一起的直觉与信心能让人宿命般地坚持。终于有一年,科研、成绩都不是问题了,我回到了北京,开启了读博生涯。   年复一年的备考也不是没有所获。我记得北京大学的参考书之一是英美诺顿文学选读(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我在报考的那一年跑遍了杭州所有的书店寻求未果,最后花了半个月的薪水在网上买了当时最新版的英美文学   我终于有了自己想要的天地,也终于可以在我的课堂上释放文学热情,尽情地感染我的学生,带他们进入美妙的文学世界。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告诉他们文学是如何让人体会到思考的幸福,并且幸福地思考着。   诺顿选集,英国文学6本,美国文学5本,共11本,近一万页。为备考而做的阅读的艰辛很快被阅读中的投入取代,我竟然不知不觉完成了选集的阅读,它们彻底打开了以前认识的零星散落的英美文学世界。   16万字博士论文,论华兹华斯   我在考博之前已经在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