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科研开发银杏资源的重要意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中医药2008年6月第27卷第6期 Beiiing Journal ofTraditional Chinese丛 dj 旦 』 旦 : o1.21, . · 56-药 经 纬 · 再论科研开发银杏资源的重要意义 杨 光 【摘要】银杏是世界上古老的树种之一,我国银杏叶资源是最丰富的,约占全世界的90%。亟待大力科研开发。其叶及果仁 入药,始于宋代,以后历代本草连续记述,不断充实其内容。明代以来各中药店均有销售,但用量较少。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医药 学家对银杏叶的科学研究不断深化,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其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是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等,认识到临床出现的副 反应是由于其所含具有强致敏作用的银杏酸所致。因此,在加工制剂时,必须将银杏酸含量降至最低。德、法等国的制药企业率 先从我国购买银杏叶和粗提膏,再加工提取制成片剂,用以治疗心脑血管和老年痴呆疾病,疗效较好,其质量标准将银杏酸控制 在百万之10(10PPM)以下。中国上海中药研究所也在科研精制提纯,已将银杏酸降到5PPM以下。于1998年报经卫生部按二类 新药批准生产,为与其它银杏叶制剂相区别,被命名“银杏酮酯”。为促进银杏事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好地为人民造福,特提 出建议。呼吁有关部门予以关注支持。 【关键词】银杏树;黄酮苷;萜内酯;银杏酮酯;银杏酸 银杏树是地球上古老的树种,其果、叶具有较高 期地球巨变,此树种在其他洲灭绝,唯亚洲独存, 的医药价值,宋代开始入药,本草文献始见于元代吴 中国占80%以上,因此有“活化石”之称(二十世纪 瑞著《日用本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 50年代开始,欧、美、澳洲陆续由我国引种培育,数 及清代以来多种本草药籍均有记述。近几十年来,国 量很少)。银杏叶形似扇,又像飞蛾、鸭脚,故有扇 内外医药学家高度关注.对银杏叶的有效活性成分 形叶、飞蛾叶、鸭脚叶之别名。其带果肉的银杏果, 分析、药理及临床适应症应用、制剂工艺、质量标准、 外形似“杏”;除去其果肉,带壳的核色白如银,因 检测方法等一系列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相应取得新 而得名“银杏”,又称“白果”。再除去白色果壳的果 认识。1998年卫生部批准上海中药研究所申报银杏 仁,呈浅绿色,经空气氧化作用后,逐渐呈金黄色, 叶单体成分的制剂,按二类新药批准生产,被命名为 故又有“金果”之名。经过水泡,除去苦味(其苦味 “银杏酮酯”。笔者曾参加评审工作,查阅有关资料, 是具有毒性的银杏酸成分),需经水煮或蒸熟方可 认为银杏酮酯与国内外现有的银杏叶制剂相比.应 食用,晶莹剔透,香糯适口好吃。自古道、僧、尼在 属第五代产品,是治疗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老年疾 深山、寺庙庵观中修行,常吃经过加工去毒的银杏 病功效较高、副反应较少、较为安全有效的新药。德 果仁。认为可以健体强身、益寿延年,甚而迷信吃 国、法国的制药公司先后从我国购买银杏叶浸膏.再 了金果可以成仙。故又有“仙果”、“神果”、“佛指”、 生产成 制剂,其中的一种名为“梯波宁Tebnin”,以 “灵眼”之名。唐、宋时才有银杏树的名字,汉代将 专利EGB761质量标准,行销世界各地。在美国已获 银杏树称“枰”。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载:枰、平 批准销售,也销到我国。1999年上海产的银杏酮酯 也。又说:“平仲大树,叶似鸭掌”。西汉词赋家司马 在美国(FDA)申报销售时,经检验,其质量比德、法 相如著《上林赋》载有 “桦、枫、枰、栌”树名。唐代学 产的银杏叶制剂好,副反应小。笔者通过多种途径获 者李善注引东晋训诂学家郭璞的论述:“枰,平仲 得国内外刊物已发表的文章资料百余份,都认同银 木也”。唐·训诂学家颜师古(公元587—645年)论 杏叶果资源中国最为丰富,应当进一步科研开发。兹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