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黎族amp;quot;竹竿舞amp;quot;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特征.pdf
第22卷第6期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22No.6
JournalofGansuLianhe Sciences) Nov.2008
2008年11月 University(Natural
文章编号:1672-691X(2008)06-0110-03
黎族“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文化特征
姜秀英1,梁冬2
571100)
(1.海南大学体育部,海南海口570228;2.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海南海1:3
摘要:概述了黎族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对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黎族竹竿
舞不仅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观赏性、集体性等文化特征,面且还具有缓解压力、增强体质、减jl巴、降低血压、血脂
等功能.
关键词:竹竿舞;健身娱乐价值;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海南 按一致的节拍将圆木条与四方木相互叩击,这叫
中南部。黎族人性格豪爽,长于舞蹈,且形式多样, “打柴”.在有规律、有节奏的叩击声里,跳柴者在
但在众多舞蹈中,“竹竿舞”因其具有显著的民族 圆木条分合的瞬间空隙中,不但要敏捷地进进退
特色而成为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舞蹈表演项 退,还要自然地做各种花样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这
目。于2006年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叫“跳柴”。后来人们将木料车旋成碗口大木轮,套
产代表保护名录”之中El-z3.竹竿舞是海南黎族的与竹竿抓把的两端,既是将横在队形中间的那两
一种群众性的民间舞蹈活动,又是一项锻炼身体 条四方木(木桁条)高度“浓缩”成了两个木轮,使
的体育活动.随着海南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海南黎 之得到“解放”,显得篱洁轻便、灵巧、明快.这才演
族人民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倾心,海 变成了后来的“竹竿舞”.
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越来越兴旺.竹竿舞作为黎族 黎族竹竿舞现如今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
民族文化的一种,由于其较强的独特性、观赏性、 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同时也有部分竹竿舞的技
娱乐性与参与性倍受旅游者的青睐,游者们从中 术动作进入到其他球类项目之中,同时竹竿舞也
得到了愉悦,旅游经营者们也从中获得了利润,竹 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
竿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普遍的肯定, 健美操HJ.
本文通过对黎族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对竹竿
2“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
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和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希望更
多的人能够参与弼竹竿舞运动当中,充分体会竹 竹竿舞的健身价值很高,既能发展练习者的
竿舞的乐趣. 上、下肢力量,又能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及节奏感,
培养练习者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果断的品质,
1黎族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
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有益于智力开发,还
竹竿舞,最初称为“打柴舞”.黎族地区,山高 具有增强体质、减肥和降低血压、血脂等价值.
林密,相传先民们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 2.1缓解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
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 舞者挥洒了大量的汗水,加速了新陈代谢.当
的.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