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4卷 第1期 北 京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01.34 NO.1
2008年 1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n.2008
污水复合式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彭永臻,王建龙,王淑莹,高永青
(JL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 100022)
摘 要:针对现有污水水解酸化预处理工艺运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污水水解酸化处理工艺.自
下至上依次经过悬浮污泥区、泥水分离区、生物膜强化出水区.通过处理配制啤酒废水试验表明,进水P(COD)
在0.6~1.0 g/L时,p(COD)去除率大于50%,p(ss)去除率大于70%,P(BOD5)/p(COD)升高0.25.试验还研
究了悬浮污泥段污泥浓度、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负荷对水解酸化效果的影响以及污泥减量化特性.该工
艺耐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强、对有机物去除率高、剩余污泥产量小、水解酸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便于一体化施工管理.
关键词:水解酸化;厌氧;污水预处理;复合生物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X 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0037(2008)01—0080—05
水解酸化作为污水生物预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和应用[1-3 J.普遍认为,水解酸化作用是利
用产酸性厌氧、兼性细菌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物
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 一].因此,此工艺目前多用于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
预处理.经过多年研究与开发,水解酸化工艺作为生物预处理工序或好氧一厌氧联合生化处理工艺中的前
处理工序,已日益成熟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水解酸化处理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固
定生物膜法厌氧反应器和UASB活性污泥法厌氧反应器等[8-1o J.考虑到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污
染的现状以及污水厌氧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产泥量少、便于管理等诸多优点,针对现有污水水解酸化处
理工艺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体化复合式污水水解酸化
预处理工艺,其构造简单、无需三相分离器、制造成本低.试验结果表明,其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并具有较高
水解酸化效率.该技术的应用将大大降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较高的
应用价值.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备
本试验装置为有机玻璃制成,总有效容积21L,
污水自下至上依次经过悬浮污泥区、泥水分离区、生 簿 出水口-
区
物膜强化出水区.悬浮污泥区设有污泥循环装置。从
而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保证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接
宣
触,中间设有排泥口,泥水分离区通过改变管径从而
改变上升流速,实现泥水分离,沉淀污泥通过循环装 H 泥口
置与进水}昆合,上清液进入强化出水区,在强化出水
区内填充瑞琪生物填料,上部出水采用溢流堰式.集
图1 实验装置
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反应器如图1所示.
Fig.1 Experiment reactor
收稿日期:2007—01—04.
基金项目: “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C19B03);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创新团队”项目
(05005013200504);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00600050002).
作者简介:彭永臻(1949一),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1期 彭永臻等:污水复合式厌氧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太阳能固定膜光催化灭菌的特性.pdf
- 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有机结合的探讨.pdf
- 太空飞行暂停,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深表担忧.pdf
- 太子参HPL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pdf
- 汰渍被曝不达标业内又起“标准”之争.pdf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结核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pdf
- 探春的形象分析.pdf
- 探戈——多种文化混合体的演绎.pdf
- 探讨新时期大学班主任工作的方法.pdf
- 探讨羊水栓塞病理诊断方法.pdf
- 污水处理工艺应用与系统改进.pdf
- 屋面高空反弧悬挑结构施工实践.pdf
- 屋尘螨过敏原DNA疫苗对哮喘模型小鼠Foxp3^+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pdf
- 无公害番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pdf
- 无溶剂法合成4,6,10,12,16,18,22,24-八羟基-2,8,14,20-四-{(联三-(3-苯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基))-(4-(2-(4,6,10,12,16,18,22,24-八羟基)杯[4]芳基)苯基)}杯[4]芳烃螺环树形大分子化合物.pdf
- 无溶剂法合成杯[4]芳烯星形化合物.pdf
- 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pdf
- 无锡市惠山区2001~2005年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pdf
- 无线传感器网络TDOA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