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评析
201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评析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2009年高考,上海卷在连续三年考查命题作文后回归到材料作文这一命题形式(检测的是郑板桥书法),从材料内涵看,体现出强烈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包括文化多元性要求、评价的整体性原则等),对整个社会具有借鉴意义。2010年继续考查新材料作文,试题包蕴丰厚,便于考生多角度解读材料,提炼出众多观点,达到“浅者浅得,深者深得”的效果。具体说来,题目供料可分解出三个层次:
一是丹麦人的“钓鱼之道”。这个故事见于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从材料理解看没有任何障碍――“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直接对应着“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一些热点话题。由此,考生不难联想凡事要有个限度,不能无休止地索取,所谓“取之有度”,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应该还能想到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是先富起来再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顾“此”(经济发展)而失“彼”(环境保护)的情况,现在到了亟待修补的时刻。此外,可以谈“责任”――钓鱼者是在索取,但他们索取之余不忘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需要提醒的是,不能看到丹麦人“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就联系德国人的严谨,大谈特谈欧洲人特别认真,总是严格地遵纪守法――这就有点偏了。不过,若能自圆其说,突出用严谨的精神培育规则意识,也不是绝对不可以。
二是先哲的古训――这段文字说“捕鱼之道”。在《国语,也有类似的记载:“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罟,贪无艺也。”其大意也是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该在鱼类生长繁殖的季节用网捕鱼。孟子的古训与前面丹麦人的故事一古一今,一中一外,两者同中有小异:相同的是都谈到对自然索取得少一点,得到的往往更多(或者说不要对自然太贪婪,大自然就会按照她的生长规律,回报人类更大更多的“鱼”);不同的是“钓鱼之道”还提醒我们要学会等待,而“捕鱼之道”更突出一种辩证的眼光,并涉及一个古代先贤的智慧对现代人的启迪问题。
三是一句提示语――“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应该讲,这句话对考生深入把握命题意图,进而打开立意、选材的思路很有帮助。思维活跃且思想认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敏感地意识到:简单看,材料说的是善待自然,是对动物生存权的尊重与爱护,是对自然心存敬畏;再往深处想,其实是整个社会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作文时完全可以从绿色环保、世博会等内容中挣脱出来,由此而彼、由表而里地发挥。比如对于个人成长、成才来说,也是这个道理:思考未来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是关注现在;绝不能因小失大(像如今有些学生为了获奖,一味去钻研什么“奥数”、“奥物”,结果影响了全面发展,这就好比早早钓起一条尚未成熟的小鱼,却损失了未来长远的发展潜力)。又如有些人制假贩假,这也是违背规律、省略过程之举;在大开发与文物保护(包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有一个”失”和“得”的关系问题。再如在人际交往中,也关涉着“取”与“舍”;对于商业竞争来说,也有一个拥有宽广的胸襟、控制自己的欲望,给对手留下余地的问题,等等。
我们自私的“智慧”
□上海一考生
记得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曾写道:“必须一开始便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亦不意味着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和固有理解让出块空地。”是的,读罢这则材料,我可以赞叹丹麦人或孟子“放长线钓大鱼”的智慧,似乎让每条鱼都长到最大也更符合“边际等效原则”。然而,至此我不禁要拷问我先入为主的立场。对那些鱼来说呢?我们所谓的“智慧”,对它们又是何等残忍?捕杀它们的同时,我们不是在忏悔而是在寻求利益的更大化!
这,是我们自私的“智慧”。
我不否认我们应该有远见,然而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在于此。正如野夫所说,我们“不能摒除人为之人的底线思考和本能恻隐”。
如果可恨的假奶粉制造商说,他们不会使那些食用假奶粉、毒奶粉的婴儿立即致命,他们可以只掺一点假成分,以获得更多利益。我们会称之为“智慧”吗?
如果这世上的霸权国家说他们不会击溃一个国家,因为不这样做,他们可以慢慢侵蚀另一国家的资源。我们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我们会称之为“智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供配电安全管理规程.doc VIP
- ACS880 FPNO_21_PROFINET IO通讯调试指导.docx VIP
- 2025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全国Ⅰ卷(附参考答案) .pdf VIP
-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含期中期末及答案.docx
- BH207 GL 12 050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管理制度 副本.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基孔肯雅热健康教育课件.pptx VIP
- 2024版社区两委考试题目.pdf VIP
-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质量评估政治试题.pdf VIP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2024年无锡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