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就是要使看不见东西被看见等
作文就是要使看不见东西被看见等作文就是要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汪昌友
下面是一则调侃作文空洞无物的故事:
老师跟同学们玩游戏――你猜他(她)是谁?老师说:“他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两只耳朵。你猜他是谁?”学生站起来说:“猪!”老师说:“我要你猜的是人,怎么会是猪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说:“猪不是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吗?猪不是有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吗?猪也有两只耳朵呀。怎么猜错了?”
很多老师把作文空洞的原因归结为同学们“缺乏生活体验”和“不善于观察”。这的确是导致作文空洞的原因,但是笔者认为更多的是“概念化作文”惹的祸。“概念化作文”就是从概念到概念。比如有些同学歌颂母爱,不是用典型事例和动人细节去感动人,不是让读者从字里行间生动地感受母爱的伟大,而是用大量概念性的词语,通过抒情、议论,把“伟大的母爱”这一概念强加给读者。
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观点、看法、思考等“看不见的东西”,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看见”。比如“母爱”是抽象的情感,属于看不见的“东西”,但是孟郊让我们看见啦!那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又如“愁思”也是看不见的“东西”,但马致远让我们看见啦!那就是“枯藤、老树、昏鸦……”
由此可见,要把自己的一庸感、观点、看法、思考等“看不见的东西”,让读者自觉地接受,必须凭借看得见的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是一个物体,可以是一件事情,可以是一个细节……借助于叙述、描写、议论的方式来表达,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常用的手法如下,
一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二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指借描绘景物来抒发感情,情感寓于景致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压抑、悲凉的心境。
三是寓情于事。“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使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味起来就更觉真诚、可亲。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记得那年春天,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央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是你哄了我。我后悔地哭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贾平凹《哭婶娘》)
上文叙述的是作家小时候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在叙述中,作者却倾注着无限的深情。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没有一句话直抒情感,然而那真挚的情、热烈的爱却深深烙在我们读者心中。
实习编辑 哈志莹
学生写手形成规模效应值得关注
徐晶卉
专家表示:学生作品贴近生活充满想象力但缺乏内涵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何员外著)、《华音流韶(步非烟著)、《后官――甄?传》(流潋紫著)、《九重风阚》(灯火阑珊著)……这些都是不少读者熟悉的小说和青春写手。不过,少有人知的是,这些作者在出书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学生。随着网络的开发和读者群体的变化,学生写手作为一个群体已经逐渐崭露头角。
学生写手的群体化,其实最早并不在网络。1998年,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7所全国重点大学联合《萌芽》杂志发起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并且提出“获奖的应届高三毕业生将进入著名商校重点关注范围”的“致命诱惑”,成功地将韩寒、张悦然、郭敬明等一批写手推到潮流的顶端,由此塑造出第一批学生写手。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相继崛起的原创网站更是成为众多学生写手发挥的舞台。在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网络小说在大学里,一个寝室至少有一个人在看,四个寝室中会有一个人在写,可见学生写手的人数之多。新浪读书编辑张小姐告诉记者,在新浪统计的签约写手中,学生占到25%,其中甚至有不少作者是90后、刚刚高中毕业上大学的学生。而新浪举办的各项文学大赛中学生也不少,如之前的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青春赛区金奖得主薇若就是一位89年出生的高中女生。而一位原创文学网站的资深编辑则表示,在网络上学生写手估计要占到60%甚至更高。
作家白烨在《“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一文中表示,学生写手崛起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学生的生活,表现了学生的情绪,适应了学生的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