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文课多一些“发现”
让语文课多一些“发现”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总是枯燥乏味、缺乏乐趣,而主动发现则往往风光无限,其乐无穷。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往往因主动发现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教师要巧妙地组织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咬文嚼字中求发现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深层意义,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
如教学《燕子》一课,在学习“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学生发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掘文章的意蕴,发现了文章中词句运用的精妙。
一位教师教《猫》这篇课文,在谈猫的“可爱”时;有的同学抓住“小梅花”,与小脚印相比,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有的同学抓住“蹭”、“印”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生在对文本语言进行细嚼慢品的过程中,走进了文本的最深处,触摸到了作者的心灵世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品尝劳动成果的自豪感,从而感受到发现的快乐。
二、质疑讨论中求发现
巴浦洛夫认为:“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作的前提。”在课堂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讨论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有争议的、关键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说说自己对乌鸦和狐狸的看法。许多学生都谈到了狐狸是坏家伙,他很狡猾。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狐狸很善于动脑筋,他很聪明。”同学们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狐狸欺骗乌鸦,那不叫聪明,因为聪明是夸奖人的。狐狸是坏的,就叫狡猾。”有人说:“谁让乌鸦那么轻易上当,他也太没有头脑了!”又有人说:“如果那只狐狸是饿了几天没找到东西吃,为了不至于饿死,才想方设法得到乌鸦嘴里的肉,那也不算是坏人。”……同学们从乌鸦和狐狸的性格谈到了事情发生的起因,又想到了狐狸把肉叼跑以后的事情。大家的思维围绕着乌鸦和狐狸转了几个圈,一个个小脸通红,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得不亦乐乎。在这活跃的讨论中,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思考,生生、师生之间充分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为质疑中有所发现而快乐。
如执教《小珊迪》一课,在学生充分读文后,我在课题前添加了一个括号,变成为:
( )的小珊迪
我对他们说:“你觉得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前面加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比较合适?理由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中知道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自觉研读课文。学生在对小珊迪无限的可怜与同情中,在巨大的悲伤与怜悯中,畅所欲言,指出“可怜、诚实、善良、遵守信用、生活贫困、另人敬佩”等词。同学们在充满感情的表达中,在情感层层深入的思维活动中,感受着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也许他们的见解还很稚嫩,不一定独到,也不一定精辟,但他们是在被尊重、信任的前提下,在已有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发现与交流,这种思维过程会成为他们难忘的求知经历。
三、自由想象中求发现
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智慧的翅膀。如许多课文中作者留下的“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一位教师执教《罗盛教》一课中,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这个“摸”字正是训练学生创造性的“扩展点”。教师启发学生“罗盛教在水底是怎样摸的?你能把当时的情景想象出来吗?”学生们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想象的画面:
冰冷的水刺骨的冷,罗盛教伸出双手在身边小心地摸着,仔细地搜寻,然而双手摸到的,依然是刺骨的冰水。
刺骨的冰水浸透了罗盛教的衣衫,冰下水流很急,罗盛教一会儿向前摸,一会儿向后摸,一点点在水中摸索着。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摸到。
学生在想象中描述,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进行再造想象时还应注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如课文《回自己的祖国去》中有这样一句话:“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8239;我让学生想假如自己是华罗庚,会怎么说这句话呢?结果,学生的朗读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8239;(低沉而有力)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SGPC 019-2024 城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燃气管网.docx VIP
- 一种消旋环氧丙烷手性拆分装置.pdf VIP
- 中医肥胖管理课件图片.pptx VIP
- 3.1 卫星运行时间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学生版)(北师大版).pdf VIP
- [中央]2025年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预包装食品标签合规性评审指南.pdf VIP
- (全)mike flood 城市内涝培训教程.pdf VIP
- 18R417-2_装配式管道支吊架_含抗震支吊架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全套复习讲义(完整版).pdf
- 四手联弹演奏技巧初探.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