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樱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樱桃”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樱桃是一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通过对此类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樱桃在古代不仅涉及宴请宾客、宗庙祭祀等社会风俗,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樱桃具有临别抒情、借喻女子、感慨时光等重要作用,从中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隅。   关键词:樱桃 古诗词 社会风俗 文学意象   樱桃,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都曾极力赞美樱桃。人们不仅把它当作珍馐,更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观赏植物。例如,李世民在《赋得樱桃》中写道:“昔作?@中实,今来席上珍。”宋代赵彦端的《豆叶黄》:“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尤其在唐宋时期,樱桃成为文人墨客喜爱的抒情对象。如李煜的《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宋代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等。   不论是樱桃花还是樱桃果实,都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重要的抒情对象。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古代中国的习俗,能够体味到樱桃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樱桃花和樱桃果实在文学作用上又有微妙的差别。   一、樱桃花   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果树,站在生物学的角度,樱桃和樱花同科但不同属,因此樱桃花有别于我们常见的樱花。   在今人看来,樱桃花的观赏性并不如樱花。但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不乏描写樱桃花的诗词名作,如元稹的《樱桃花》、李商隐的《樱桃花下》、刘禹锡的《和乐天宴李周美中丞宅池上赏樱桃花》、白居易的《樱桃花下有感而作》《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樱桃花下叹白发》,等等。古人对樱桃花的喜爱可见一斑。   通过众多描写樱桃花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窥见古代文人常常将特殊的情感寄寓在樱桃花上。作为诗词意象而言,樱桃花的意蕴是极为丰富的。   (一)借花怀人   借花怀人是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的手法。花朵绽放,却已是物是人非,曾经的人早已不在身旁。于是,赏花与怀人便联系在了一起。而在春季盛开的樱桃花,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人们借景伤怀的对象。   白居易在《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中写道:“身入青云无见日,手栽红树又逢春。唯留花向楼前著,故故抛愁与后人。”无疑,这首诗中的“红树”便是指樱桃树,是友人李使君亲手种下的。枯木逢春、盛樱开放,却不见当年的栽树人。而这栽树之人,已经身入青云、难以相见。偏偏留下盛开的樱桃花还在这里,让故地重游的人不得不想起旧日时光,勾起一阵阵回忆,令人心中郁结难捱。白居易借用逢春绽蕾的樱桃花表达了故友之思,是借花怀人的佳作。   元稹的《樱桃花》则别有一番风味:“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破罗裙红似火。”开头便开门见山地写出樱桃花盛放时的灿烂绚丽,一枝两枝便盛开千万朵,体现出樱桃花繁茂的特征,雅静的樱桃花也有了一种热闹、绚烂的爆发之势。第三句则睹物思人,由辉煌娇妍的樱桃花联想到亭亭玉立、美丽可爱的摘花人。而这摘花人虽然如樱桃花一般美艳可人,却也只是“曾立”,如今她身在何处已不得而知,只剩这一树恢弘的樱桃花还在原处。满树盛开的繁花与远在他方的摘花女子形成对比,令樱桃花染上热闹之后的凄清。   诗人刘商《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也借此表达了生离死别的伤痛,令读者唏嘘。“桥边足离别,终日为悲辛。登桥因叹逝,却羡别离人。桥下东流水,芳树樱桃蕊。流水与潮回,花落明年开。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宿昔欢游在何处,花前饮足求仙去。”经历了死生相隔的别离之苦,诗人内心痛苦郁结,流水东流、花蕊盛放,循坏往复、年复一年,却唯有那人,永远都无法相见。   另外还有许多作品中也体现了樱桃花在借花怀人上的作用,如王维在《送钱少府还蓝田》中所写的“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等。   (二)感慨身世   古诗词常借物抒怀,诗人常常触景伤情,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际遇,感慨万千。樱桃花于春日盛放,红花恢弘、覆满枝头,然而人生无常、世态炎凉,俯首间苦涩之感油然而生。   李商隐在《樱桃花下》中写道:“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樱桃花开放最盛时,流莺舞蝶却没有如约而至,空留一树繁华。正如诗人的际遇,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才华横溢而无人赏识。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不得志,见到此情此景难免有所感怀,于是便将感情寄寓在鲜明的意象上,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愤懑与郁闷。樱桃花开风华无人赏,暗喻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白白耽误了大好嘉年。李商隐借樱桃花表达仕途困顿的愤懑,达到了形象鲜明与寓意深刻的统一。   白居易也曾在《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中一抒忧愤之情。“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停杯替花语,不醉拟如何。”首联和颔联描写了樱桃花初开,作者便和友人相约赏花。酒香醇厚,樱桃花如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