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量守恒(题库)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度???学校11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一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时间后停止,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铁锤受到木桩的力为F,方向向上,选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可知可解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锤对木桩的力向下大小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了动量定理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2.如图,用两根等长的细线分别悬挂两个弹性球A、B,球A的质量为2m,球B的质量为9m,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o水平射入球A,并留在其中,子弹与球A作用时间极短;设A、B两球作用为对心弹性碰撞。求
(i)子弹与A球作用过程中,子弹和A球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ii)B球被碰撞后,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合外力对B球冲量的大小。
【答案】(1)(2)
试题分析:(1)对子弹和A球,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解得:
(2)对子弹和A球、B球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解得:
对B球,动量定理:
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
3.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辆手推车沿一直线排列,质量均为m,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给第一辆车一水平冲量使其运动,当车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二辆车相碰,两车以共同速度继续运动了距离L时与第三车相碰,三车以共同速度又运动了距离L时停止。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恒为车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若车与车之间仅在碰撞时发生相互作用,碰撞时间很短,忽略空气阻力,求:
(1)整个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总功;
(2)人给第一辆车水平冲量的大小。
【答案】(1)-6kmgL(2)
【解析】
试题分析:(1)设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做的总功为W,
则W=-kmgL-2kmgL-3kmgL=-6kmgL;
即整个过程中摩擦阻力所做的总功为-6kmgL.
(2)设第一车的初速度为,第一次碰前速度为,碰后共同速度为,第二次碰前速度为,碰后共同速度为.
由动量守恒得
人给第一辆车水平冲量的大小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在于运动的过程较多,有三个匀减速过程和两个碰撞过程,可以交叉运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题中涉及的字母较多,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细心。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其右侧边缘放有小滑块C,与木板B完全相同的木板A以一定的速度向左运动,与木板B发生正碰,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并继续向左运动,最终滑块C刚好没有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B和C的质量均为m,C与A、B之间的动摩擦国数均为μ。求:
①木板A与B碰前的速度v0;
②整个过程中木板B对木板A的冲量I。
【】
②
【解析】
试题分析:,由动量守恒:
之后AB整体与C作用,达到新的共同速度,由动量守恒:
C在A上滑动过程中,由功能关系得:
联立可得:。
②由动量定理,B对A的冲量与A对B的冲量等大反向:
负号表示B对A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
考点:
【名师点睛】
6.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吴菊萍双臂骨折,受伤较重,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如右图所示,设坠楼女童的质量m=10kg,从离地高H=28.5m的阳台无初速掉下,下落过程中女童所受空气阻力大小约为自身重力的0.4倍;在女童开始掉下瞬间,吴菊萍即刻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奔跑水平距离s=9m到达女童坠落点,随即张开双臂在距离地面高h=1.5m处接住女童,经缓冲使女童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若缓冲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可不计,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
(1)女童在被接住前的坠落时间;
(2)吴菊萍跑到女童坠落点时的速度大小;
(3)在缓冲过程中,吴菊萍双臂所承受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答案】(1)3s(2)6m/s(3)1180N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0.4mg=ma1
联立解得t=3s
(2)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解得:v=6m/s
(3)根据动能定理:
联立解得:F=1180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
7.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O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P点以初速度v0向B滑行,经过时间t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制图与AutoCAD习题集(第2版)习题答案.pdf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 (含解析)---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VIP
- 超级猩猩健身房品牌手册.pptx VIP
- 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的创新路径与案例.docx VIP
- 智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消费品以旧换新策略的实施案例分析与借鉴.docx VIP
- 基础护理学课件 14.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ppt
- 电动港机装卸机械操作工(门机)技能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考点21:学会拓展延伸-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pptx VIP
- 急性胰腺炎【48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