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琐谈(2009年10月).ppt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琐谈(2009年10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琐谈(2009年10月)

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琐谈 肇庆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 颜 端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一、U形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一)什么叫系列位置效应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Murdock)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等,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进行自由记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 这种现象称为“系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 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部分。 (二)、送你一颗神奇的“记忆丸” 教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 利用好睡前醒后的时间。 二、虎头豹尾——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957年,卢钦斯做了一个实验:编撰了两段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的文字,第一段方案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外向的人,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他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实验者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实验者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有95%,第四组只有3%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到对人的整体看法,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作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这个现象叫作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 (二)、这两个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要尽量避免首因和近因的影响而对学生产生偏见,要全面了解学生。 在与学生及家长初次接触时,力争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注意沟通的艺术。 三、不要等墙倒塌再来造墙——遗忘曲线 (一)遗忘曲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实验:利用无意义的音节,如CEG或DAX,而不是像DOG那样的意义的字词做材料,用自己做被试,他派出自己的任务是通过机械复述来记忆长度不等的音节,最后得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 (二)、莫等墙倒再造墙 及时复习; 反复多角度巩固。 四、迈好眼前的一小步——高原现象 (一)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二)练练“心理瑜珈” 1.放松 2.树立信心 3.回顾、总结与反思 跳出来,寻找新的突破。 五、柳暗花明又一村——思维定势 (一)思维定势是指思维明显受到已有经验的影响。 (二)谁动了我的奶酪: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 六、小考挺好的,大考就砸锅——詹森效应 (一)詹森效应 曾经有一个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 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二)与“詹森”说再见 1.期望不要过高,过分强调成败。 2.指导掌握考试方法。 3.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平静的心态。 4.进行脱敏或放松训练。 七、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头脑风暴(脑力激荡)效应 (一)头脑风暴法 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在座谈中要求与会者无拘无束地提出方案不必顾虑“荒唐”、“怪诞”,别人也不得评头品足,只能进行“思维共振”、“智力互补”。 (二)所有的问题都适合头脑风暴吗? 头脑风暴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必须是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 不适合使用头脑风暴的问题: 认知类:“这张桌子是什么形状” 记忆类:“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评价性:“他是不是一个好学生” 解释性: “感冒的症状是什么” (三)、臭皮匠协定——头脑风暴法规则 不许评价!——要到头脑风暴会议结束时才对观点进行评判 异想天开!——说出想到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