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效益理论与实证分析》计划出版社.pdfVIP

《宏观经济效益理论与实证分析》计划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论  基本 范 畴和 研 究思路 第一节  经济效益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早期 的经济入假说 经济效益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因为 ,任何社会都要 讲求经济效益,都应力求用一定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人类的历 史也正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历史。有人估算,人类发展各时期中 每 年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如下:石器时期为 ,铜器 时 期为 ,铁 器 时期 为 ,大机器时期为 。可 见 ,人 类 发展史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历史 ,是人类征服 自然能 力不断增强的历史,也就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历史。 人类对经济效益 的认识是不断深化 的。最早 ,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年 )中指 出,每人都在 力 图应用他 的资本 ,来使其 生产的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 。斯密把这种人叫合乎理性的人 ,称 为“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认为 ,这种假设 的经济人 ,在经济活动 中 面临着有限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什么及有限的收入用于消费什么 的选择问题 ,这种选择的标准是取得最大利润或最大效用,即一般 所说 的追求最大化 的利益 。 二、帕累托最优状态理论 作为规范经济学的福利经济学,对经济效益 问题有其独特看 法 。最有代表性的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帕累托标准 ,即 在生产资源配置中实现最大效率的标准。帕累托提出,生产资源在 各部 门分配方案确定后 ,有下列 四种情况:第一,改变原方案 ,使每 个人都能得到好处,这种改变有利 ,表 明该分配方案不好 。第二,改 变原分配方案 ,对每个人都不利 ,使福利减少,这种改变就不利 。但 第 2 页 该方案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第三 ,改变原分配方案 ,使一些人得到 好处 ,从而使一些人减少福利 ,从社会角度看 ,这种 改变也不利 。第 四,改变原分配方案 ,在保证不使任何一人减少福利的情况下 ,任 何一人也不能增加福利 ,这是最佳分配方案 ,称为 帕累托最优状 态 ,也称 为实现 了“集合 体 效用 ”最大化 。在 西方 经济 学 中,一般 把 经济效益和 帕累托最优状态作为 同义语 ,即在经济生活 中最有经 济效率 的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 以生产者 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为例 ,可用下式表示: ) ) 式 中, 和 代表生产的两种物品的产量水平, 代表生产 要素, 为分别用于 和 物品生产的第一种生产要素, 为分别用于 和 物 品生产 的第二种生产要素 。则可用 生产 和 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如下: 假设 的最优产量为 ,则 的最大产出量 ,令其为 如下式: ) ) , 式 中, 为拉格 朗 日乘数。 现求 的最大值 ,即求上式偏导数并令其为零 ,则: 解上述联列方程组得: 第 3 页 式左边表 明生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