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
年 月 日最高人 民法 院审判委员会
第 次会议通过 年 月 日起施行)
法释 〔 〕 号
为保证人 民法 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 ,公正 、及
时审理 民事案件 ,保 障和便利 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
权利 ,根据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 (以下
简称 《民事诉讼法 》 )等有关法律 的规定 ,结合 民
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 ,制定本规定 。
一 、当事人举证
第一条 原告 向人 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 出反
诉 ,应当附有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
第二条 当事人对 自己提 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
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 的事实有责任
提供证据加 以证 明。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 以证 明当事人 的事实主
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
第三条 人 民法 院应 当向当事人说 明举证 的要
求及法律后果 ,促使 当事人在合理期 限 内积极 、全
面 、正确 、诚实地完成举证 。
当事人 因客观原 因不能 自行收集 的证据 ,可 申
第 2 页
的 ,从其 规 定 。
第 五条 在 合 同纠纷案件 中 ,主张合 同关系成
立 并生 效 的一方 当事 人对合 同订立 和 生 效 的事 实承
担举 证 责任 ;主 张合 同关系变 更 、解 除 、终止 、撤
销 的一方 当事 人对 引起 合 同关 系变 动 的事 实承 担举
证 责任 。
对 合 同是 否履 行 发生 争议 的 , 由负有 履 行义务
的当事 人承担举 证 责任 。
对 代 理权 发生 争议 的 , 由主 张有代理权 一方 当
事 人承 担举 证 责任 。
第 六 条 在 劳动 争议 纠纷案件 中,因用 人单位
作 出开 除 、除名 、辞退 、解 除劳动 合 同、减 少 劳动
报 酬 、计算 劳动 者 工作 年 限等 决定而 发生劳动 争议
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第七 条 在 法律 没有 具体 规 定 ,依本 规 定及 其
他 司法解释 无法确 定举 证 责任 承 担 时 ,人 民法 院可
以根据 公平 原则和诚 实信用 原则 ,综合 当事 人举 证
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 的承担 。
第 八条 诉 讼过程 中 ,一方 当事人对 另一方 当
事 人 陈述 的案件 事 实 明确表 示承 认 的 ,另一方 当事
人无需举证 。但涉及身分关系的案件 除外 。
对 一方 当事人 陈述 的事 实 ,另一方 当事 人 既未
表 示 承 认 也 未 否 认 ,经 审 判 人 员 充 分 说 明并 询 问
后 ,其 仍不 明确表 示 肯 定或者 否定 的 ,视为对 该 项
事 实 的承 认 。
当事 人委 托代 理人 参加诉 讼 的 ,代理人 的承 认
视 为 当事人 的承 认 。但 未经特 别授 权 的代理人对 事
实 的承 认直接 导致 承 认对方诉 讼请 求 的除外 ;当事
第 3 页
人在 场 但对 其代 理 人 的承认 不作 否认 表 示 的 ,视 为
当事 人 的承 认 。
当事 人在 法庭 辩 论终 结前撤 回承 认 并经对 方 当
事 人 同意 ,或 者 有 充 分证据 证 明其 承 认 行为 是在 受
胁 迫 或 者重 大 误解 情 况 下作 出且 与事 实不符 的 ,不
能免除对方 当事人 的举证责任 。
第九条 下列事实 ,当事人无 需举证证 明:
(一 )众所周知 的事实;
(二 ) 自然规律及定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