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测评网数学竞赛-五年级奥数知识 奇怪无穷多与变换.doc

测评网数学竞赛-五年级奥数知识 奇怪无穷多与变换.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奥数知识 奇怪的无穷多和变换 一 奇怪的无穷多 ??? 整数有多少个?   无穷个。   偶数有多少个?   无穷个。   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如果我问你:   整数与偶数,哪一种数多?   恐怕不少同学都会说,当然整数比偶数多了。进一步,恐怕还会有同学告诉我,“偶数的个数等于整数个数的一半”。什么道理呢?那是因为“奇数与偶数合起来就是整数。而奇数与偶数是相同排列的,所以奇数与偶数一样多,大家都是整数的一半。”   整数包括偶数,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全体大于部分,整数比偶数多,这不是显而易见、再明白不过的事吗?   你认为这样的回答有道理吗?   16世纪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的看法却与此相反,他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做“伽利略悖论”,悖论的内容是:“整数和偶数一样多”。这似乎违背常识。   不过,伽利略所说的,也绝不是没有道理。首先,我们论述的对象都是无穷个,而不是有限个,对于有限个来说,“全体大于部分”无可争议。从1到10的整数比从1到10的偶数就是多。但是,把这个用到无穷上就要重新考虑了。对于有限来说,说两堆物体数量一样多,只要把各堆物体数一下,看看两堆物体的数量是否相等就可以。这个办法对“无穷”来说是不适用的,因为“无穷”本身就包括“数不完”的意思在内。看起来,我们得另想办法。   据说,居住在非洲的有些部族,数数最多不超过3,但是他们却知道自己放牧的牛羊是否有丢失。办法是,早上开圈放羊时,让羊一只一只往外出。每出一只羊,牧羊人就拾一块小石头。显然,羊的个数和小石头的个数一样多。傍晚,放牧归来,每进圈一只羊,牧羊人从小石头堆中仍掉一块石头。如果羊全部进了圈,而小石头一个没剩,说明羊一只也没丢。非洲牧羊人实际上采取了“一对一”的办法,两堆物体只要能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就可以说明两堆物体的数量一样多。   这种办法同样可以用在无穷上,看看要比较的两部分之间能否建立起这种一对一的关系。伽利略在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是:   0 1 2 3 4 …   ↓ ↓ ↓ ↓ ↓   2 4 6 8 10 …   按这样的一种关系,给出一个整数,就可以找出一个偶数与之对应,给出的整数不同,与之相对应的偶数也不同;反过来,对于每一个偶数,都可以找到一个自然数与之对应,偶数不同,所对应的整数也不同,由此我们称整数与偶数之间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所以我们说:“整数与偶数一样多”是正确的。   这告诉我们,“无穷”是不能用“有限”中的法则来衡量的,许多对“有限”成立的性质,对“无穷”却未必成立。 二 变换 ??? 任给一个自然数n,如果n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如果n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我们称这种作法为对于数n的变换.例如,对于数5,按照上述规则进行一次变换得到。   3×5+1=16.   对16施行变换得 16÷2=8.   将这种变换继续下去,有   8÷2=4, 4÷2=2,   2÷2=1, 1×3+1=4,   4÷2=2, 2÷2=1,   ……   有趣的是,对于数5,按照上面所要求的规则不断变换下去,最终出现形如   4→2→1→4→2→1→……的重复.   还可以以6为例按上述指定规则进行变换,得到   6→3→10→5→16→8   4→2→1→4→2→1→……   再如18,   18→9→28→14→7→22→   11→34→17→52→26→13→   40→20→10→5→16→8→   我们发现在这种指定变换下,无论开始是哪个自然数,最终总得到形如   4→2→1→4→2→1的循环、重复.   遗憾的是我们不能仅凭列举若干自然数,就断定对任何自然数n都具备这种性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证明这一点。   在竞赛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变换,有时候是对一个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有时候是对一组数连续进行某种指定变换。在纷乱多样的变化中,却隐藏着某种规律,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透过表面现象,从“万变”中揭示出“不变”的数量关系。   例1 对任意两个不同的自然数,将其中较大的数换成这两数之差,称为一次变换。如对18和42可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   18,42→18,24→18,6→12,6→6,6。   直到两数相同为止。问:对12345和54321进行这样的连续变换,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几?为什么?   解 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a,那么这两个数之差与这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也是a。因此在每次变换的过程中,所得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始终不变,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因为12345和54321的最大约数是3,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相同的数是3。   说明 这个变换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   例2 在图1中,对任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