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政治课美感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刍议初中政治课美感教育

刍议初中政治课美感教育1 利用电教手段直观美的形象 美的来源在于形象直观。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感受美的形象,在自然、社会千变万化美的形态中把握美的真谛。 在讲授初一思想政治“我们伟大祖国”这一课时,为激发同学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他们对形象美的感情,我从美感教育的感性认识角度来设计这一节课。伴随着柔美、悠扬的旋律,一幅幅画面通过录像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风光明媚、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天蓝水澈、野趣盎然的九寨沟;气势恢宏、人杰地灵的东岳泰山;波光粼粼、水美鱼肥的太湖美景……随着同学们一阵阵惊喜赞叹,他们陶醉于我们伟大祖国美丽的大自然风光中,爱国主义情感激荡胸襟,美的情志油然而生。通过现代电教手段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让同学们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营造审美意境,一方面使同学们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在这德育、美育双向交会过程中,现代化的电教手段起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中介作用。 2 利用电教手段感悟美的声律 美的感受、美感教育是个多维体、全方位的感知过程。形象直观作为美感教育的起点必然要向广阔处拓展,向纵深处深入。对听觉系统而言,感受美的只能是声律美,尤其表现为音乐美。现代化音响系统进入政治课课堂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声律美的感悟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在初一思想政治“集体力量大”这一课教学,为了营造团结向上,众志成城的教学情境,我选择了音乐导入的手法。我用VCD影碟光盘播放了流行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随着激昂的旋律,悦动的音符,同学们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在音乐美的情境中得到陶冶。同学们进入教学情境,我也因势利导的引入正课。在教学过程中讲述“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问题,我又利用影碟机播放了一首MTV《团结就是力量》。明晰的画面、铿锵的节奏、气势磅礴的主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知识结构的理解,同时在雄浑的音乐意境中领略手手相连、心心相映的崇高美。 政治课要有感召力必须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必须渲染音乐美的教学情境。在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现代音响系统拓展了学生音乐美感的欣赏和感悟能力,增强了政治课的感染力,使德育和美育有机的统一起来,在道德感化中熏陶美的情趣,在美的意境里陶冶美的心灵。 3 利用电教手段剖析美的结构 在初二思想政治“奴隶社会科学文化成就”这一课的讲述中,为了使同学们对奴隶时代文化成就有形象直观的认识,我从激发同学们的审美情感入手,用投影器放映了古希腊雕塑精品《断臂维纳斯》的图片。同学们掩饰不了失望的神情,显然他们没有相应的审美底蕴,没有找到美感支点。我及时通过录像向同学们强调古希腊审美观点“美的表象呈现人的光辉”。法国罗丹在《艺术论》中强调:“维纳斯惊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于清俊的面庞下体现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贵。维纳斯的意义对历史而言不亚于《人权宣言》。”同学们在了解维纳斯雕像的内在结构和历史背景后又重新瞩目于图片。我接着向同学们分析审美心理结构,美在于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在于残缺和完美的辩证,美不仅在于赏,而且在于想象。维纳斯断臂了,残缺了,但却给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残缺的维纳斯在同学们审美心理中完善起来。我用录像播放了多组艺术家重塑双臂的维纳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涩的、行动的……一千个欣赏者就有一千个心目中的维纳斯。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对美感结构的分析让同学们由被动地美的欣赏者发展为美的发现者和美的创造者,更深入地体会美的情致。另一方面利用电教手段介绍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拓展了同学们知识视野,强化理性分析,使智育和美育达到和谐的统一,在美的情境中,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创造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知识。 4 利用电教手段体味美的神韵 神韵美的体味在于想象力的丰富,扩散性思维的拓展。在初二思想政治“封建社会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这一课中,为体现新兴资产阶级人为主义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显现,我通过录像集向同学们放映了著名画家达·芬奇经典作品《蒙娜丽莎》的专题片。在放映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很感兴趣。有同学问我微笑中隐含着什么?我结合课本内容阐述了《蒙娜丽莎》的历史意义,指出一位资产阶级女市民朴素的衣着,慈善微笑表明对新兴资产阶级的自信和反封建的人文主义精神。当即有同学表示反对,认为答案不仅如此。我收集了同学们的反馈信息,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慈母的关切,有的认为是思念亲人的真情流露,有的认为是领略自然美景的愉悦,甚至有的认为是达·芬奇变型自画像,微笑是自嘲意味。针对同学们的理解,我做了总结,《蒙娜丽莎》为什么魅力永存,微笑为什么永恒,关键在于这幅画的神韵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