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朋辈小组教育小组服务或自愿小组兴趣小组成长小组治疗小组社会化
第八章Chapter 8微观社会工作 Microscopic Social work 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个案工作的基本特点(书P.174) 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受助者个人或家庭面对面、一对一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 个案工作以感受到困难、适应不良或有问题的个人及家庭为工作对象; 个案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个案工作的专业知识及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 个案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工作者的介入,协助社会功能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改善其生活,增进其幸福。 个案工作的理论基础(书P.174) 心理分析学 社会系统理论 沟通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 认知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发展历程 汉金斯(Frank Hankins)在1930年首次使用“心理社会”这个概念。 1937年,汉密尔顿(Gordon Hamilton)系统阐述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有关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利斯(F. Hollis)综合各种有关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发扬光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情况(书P.176)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向服务对象提供一个长期的、支持性关系,在减低服务对象外部压力的同时,又增加服务对象的自我认识。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个案工作模式。 心理社会模式的理论观点(书P.176) 认为人的行为失调或行为障碍,往往是其内在的人格缺乏与自我不完善的外在表现。 认为人作为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影响个体。 提出“人在情境中”(person in situation),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系,应该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 心理社会模式的实施特点(书P.177) 强调专业关系。 重视心理社会调查。 重视诊断。 提出直接治疗与间接治疗。 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的理论假设(书P.177) 人类生活是一连串的问题解决过程。 一个人缺乏处理自身问题的能力,往往是由于他(她)缺乏动机、能力以及机会,致使其难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模式的工作目标(书P.178) 尽可能减少服务对象的焦虑与惧怕,引导和增强服务对象寻求改变的动机,并提供支持与安全感,以激励最低程度的自我防卫,增加报酬性期待,使其自我功能得以发挥从而解决问题; 增强服务对象的自我功能,包括增强其认知、判断、选择、理解、情感以及行动方面的能力; 提供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或减轻问题所必需的机会与资源。 问题解决模式的基本方法(书P.178) 一方面解决服务对象目前最困难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服务对象通过与社会工作者的不断接触,可以获得人格支持、心理帮助、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利用外部资源的途径。 问题解决模式的实施特点(书P.178) 对问题的界定 问题解决模式要求将问题界定为具体的、可以解决的问题。 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 问题解决模式把发展人格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自然后果,主张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参考样本,并认为这种新经验将促进服务对象改变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行动模型。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的发展历程 1946年,林德曼(E. Linderman)与卡普兰(G. Caplan)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正式将危机介入模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逐渐在社会工作领域推广开来。 危机的含义 危机的定义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的类型 成长危机 情境危机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一) 及时处理 限定目标 输入希望 提供支持 恢复自信 增强自主能力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巴甫洛夫(Pavlov)提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又称反射性条件作用理论。 20世纪30年代,斯金纳(B. K.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A.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1975年,社会工作领域的史华哲(R. Shwartz)对行为治疗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行为修正模式的主要学派(书P.179) 反应制约派 操作制约派 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藻外语大学奖励教师论文着作、创研作品实施要点 - 研究发展处.pdf
- 教育环境导向之8051线上除错器.doc
- 文化是人类集体生活的总称 - 教育科学研究期刊.pdf
- 斯旺西大学坐落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doc
- 文藻外语大学场地设备租借管理要点 - 文藻外语大学总务处.pdf
- 新农合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方案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 - 安徽省肿瘤医院.doc
- 数据域测试系统与仪器· 逻辑分析仪的组成、原理和应用.ppt
- 新园国小二年级品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pdf
- 新型组合式输尿管软镜碎石手术配合及体会 卢秋燕,胡芳 广东省中 .doc
- 新古典模型.ppt
- 第三军医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实践、成效与展望.docx
- 面向虚拟组织的副本协作预取机制:原理、挑战与优化策略.docx
- 刑事速裁程序的多维审视与优化路径探究.docx
- BhIhb5在视网膜表达及对视网膜神经细胞增殖调控机制探究.docx
- 高校志愿者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驱动力.docx
-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驱动创新绩效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探索.docx
- 解析高血压左室肥厚中ACEDD基因型与MYH7、MYBPC3突变的关联及临床意义.docx
- 气相色谱仪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与软件研制的实践探索.docx
- 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深度解析.docx
- 股权协议转让视角下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深度剖析与实证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