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及健康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护理及健康教育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69-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的闭塞、血流中断,持久与严重的缺血使相应的心肌发生坏死,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危重症,来势凶险,早期病死率高。急性期易出现并发症,对患者危害极大。1 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85例心肌梗死患者,男62例,女23例,年龄40~75岁,住院21~42天,84例好转,死亡1例。 2 护理 2.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供急救时静脉给药,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物品及仪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 立即给予镇静、止痛药,如安定、度冷丁、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说明各种监测、治疗、护理的目的,增加其安全感。 2.3 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状况,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2.4 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心律失常。 2.5 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紫绀时,应尽快消除诱因。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应使其处于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2.6 控制休克,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多汗、表情淡漠、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口渴、尿少等休克症状,及时给予处理。 2.7 对卧床时间的要求。发病后1~3天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无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坐起,床上活动,第三周祝病情稳定,可逐步离床,室内活动。有并发症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 2.8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该病患者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周围静脉血栓,尤以下肢静脉血栓多见,应注意四肢尤其是双下肢的按摩和肢体的主、被动活动。瘫痪肢体应注意保暖。 2.9 饮食护理。发病2~3天,饮食应以豆浆、藕粉、稀粥、菜汁等流食为主。以后随着症状的逐步改善,逐步增加稀饭、面条、面包、饼干等食品,宜少食多餐,钠盐和水分要适度。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饮食。 2.10 保持大便通畅。心肌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便秘,常规给予果导通便,必要时温皂水灌肠。 2.11 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急性发作时常伴有濒死感,在使用心电监护的同时,仍要加强床旁巡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3 出院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防止病情反复。 3.1 在恢复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恢复体力,改善心功能,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活动量大小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及心功能而定。运动应循序渐进,如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胸闷,头昏、心慌、大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增快,应停止活动,及时就诊。 3.2 合理调整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浓茶,少吃肥肉、蛋类等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以清淡为宜,多吃蔬菜、水果和纤维素食物,进食定时定量,每餐吃七八分饱为度。 3.3 生活规律。日常生活应有规律,按时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各种诱因,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患者家属必须一起参加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4 排便护理,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因此要提醒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过度,必要时可给予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 3.5 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患者出院后应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查,测量血压及心率,了解心功能变化,以便及时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收稿日期:2007-09-24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