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踝肱动脉指数危险因素研究.docVIP

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踝肱动脉指数危险因素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踝肱动脉指数危险因素研究

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踝肱动脉指数危险因素研究[摘 要] 目的 研究踝肱动脉血压指数(ABI)在初诊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中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129例初诊中老年T2DM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0.9为切割点,分析比较中老年两组ABI及临床参数差别。结果 129例初诊中老年T2DM患者中ABI1.0为正常,Hayashi C[5]等报告上述3组ABI与颈动脉厚度显著相关,ABI1.3注意动脉硬化。ABI测定具有无创、操作简单、价廉、省时、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可以床边使用,易于广泛开展,适合筛查和定期检测,是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有价值的辅助检查。不过ABI不能代替动脉造影,临床怀疑PAD而ABI正常者可行彩色多普勒或磁多划辰成像检查,及时确立诊断。 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血脂紊乱是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6]。初诊T2DM往往已经聚集多种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老年组ABI、吸烟率较低,然而下肢动脉病变(PAD)患病率为16.7%,动脉硬化危险因素BMI、SBP、高血压病程、FPG、2hPG、HbA1c等显著高于中年组。ABI与年龄、高血压病程、HbA1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病程、BMI是ABI独立影响因素。血糖控制不佳,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形成大量糖基化终产物,血管基质增生,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这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机制。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支持餐后血糖与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脂代谢紊乱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7]。 高血压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PAD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老年组66%患有高血压,SBP 、高血压病程显著高于对照组。长高血压病程比即时血压值更危险,对于初诊T2DM高血压为血管硬化重要因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增加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个显著性的标志,本研究中两组logUAlb未见统计学差异,糖尿病肾病合并PAD患者, UAER显著增加,但ABI主要反映大血管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相对较差。 中年组较高吸烟率及较低TG水平,毕竟PAD是多因素慢性作用结果,中年组ABI及PAD患病率仍低于老年组,临床实践中应个体化方案综合防治。吸烟无疑会加速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致动脉硬化作用,如果中年时及时戒烟可以延缓老年阶段血管病变发展。T2DM合并PAD患者还可以发生其它心脑血管病变,初诊中老年T2DM已经有10.9%患有外周血管病变,提示早期检测ABI重要性,注意ABI的异常变化,可以及时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并预防糖尿病患者截肢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潘长玉,高妍,袁申元,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23~326 [2] 王爱红,许樟荣,王玉珍,等. 踝肱指数诊断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14:105~107 [3] Hirsch AT,Criqui MH,Treat-Jacobson D,et al.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detection,awareness,and treatment in primary care. JAMA,2001,286:1317~1324 [4] Fowkes FG. The measurement of atherosclerotic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d epidemiological surveys.Int J Epidemiol, 1988,17:248 [5] Hayashi C. Ankle brachial pressure index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as atherosclerosis markers in Japanese diabetics.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4,66:269~275 [6] Hooi JD,Kester AD,Stofers HE, et al.A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 predict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 7-year follow-up study.J Clin Epidemiol,2004,25(1):1~2 [7] Paul M,Rachel P,Kristi R,et al.Relationship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