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锦云 引领现代堆漆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锦云 引领现代堆漆艺术

周锦云 引领现代堆漆艺术周锦云总是能够妥善地将头脑的冷静、理性与心中的激情、体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将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同时,还将企业运作得繁花似锦,将社会活动推广得有声有色。 实话实说,去温州以前,对瓯塑这门传统民间艺术了解并不多,没想到这样传统的堆漆工艺会有这么现代的艺术表现力;见到周锦云大师以前,虽对他的艺术成就有些了解,但见面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师还可以这样做! 毫不夸张地说,周锦云大师完全颠覆了我头脑中的“大师”固有概念,让我对大师、乃至对温州人,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名门望族中的逆子 周锦云祖上自明代起在温州所建的“周宅”,占地17亩、房屋500余间,堪称近代温州乃至全省最大的整体民宅。 整个周宅,在浙以“学而优则仕”闻名。仅在宋代就出有进士27人,解元1人,大博士1人,官至刑部侍郎等。近代,亦出现弘一法师的神交密友周孟由居士、我国证券业的先行者周守良先生等一批杰出人士。 出生于1948年的周锦云虽没能赶上周宅大院的繁盛时期,但作为周孟由的重孙,书香门第的传统教育,使他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周锦云自幼酷爱艺术,童年时,温州市就曾为其举办过个人泥塑画展,然书香门第的家庭并不喜其以此作为人生之路。人算不如天算,1966年,高中没毕业的周锦云无选择地进了温州市瓯塑厂。 刚进厂时,周锦云被分配去做油漆工,但没多久,从小打下的绘画基础就为他的未来悄悄地打开了另一扇窗,使他能够师从瓯塑名艺人谢香如先生学习瓯塑技艺。 说起瓯塑,恐怕许多人并不是很了解。 在宋代,温州曾是全国的漆器制造中心,但瓯塑的历史却大大早于宋代。汉时。由堆漆工艺发展演革而成的瓯塑即可见于寺院、庙宇及民间家具。 在唐宋时期,堆漆并不髹色漆,表面灰褐无光。明清以后,人们开始在堆漆的花纹上贴金、髹色漆或髹色油。清代末年,周大师的师爷,亦即谢香如先生的师傅谢森宝率先将漆灰材料改成油灰,然后谢香如又以白陶代替瓦灰,并大胆地将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中,使之后的瓯塑作品色泽鲜艳、坚固耐牢、不易退色,并非常方便洗刷。 能跟谢香如先生这样的名师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周锦云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了进去,仅一年半就得到了恩师和厂领导的认可提前出师,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作路程。 为更完美的表现瓯塑艺术,周锦云广拜各路名师,许多著名书画家、美院教授、院长等渐渐都成了周大师的老师兼好友。 认真学习,推陈出新,周锦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70年,年仅22岁的周锦云创作能《列宁在十月》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该作完全打破了传统瓯塑艺术简单的配色方法和表现形式,仅列宁头像即以三百多种颜色组成。色彩丰富自然,人物栩栩如生。锋芒初露乌云遮头 1971年,年仅23岁的周锦云已在瓯塑界崭露头角。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原为杭州饭店)为准备美国尼克松总统的来访,特地请他为酒店大堂与总统房创作二幅瓯塑壁画。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以大型壁画的形式来表现瓯塑艺术,为此,周锦云付出了大量心血,仅在雁荡写生,就用了一个多月。然而,当周锦云呕心沥血精心创作的大堂壁画《雁荡秋色》终于完成时,还没来得及在公众面前露面,即因画面中没有红旗、梯田、高压线,却有尼姑庵而被遮上了布闱,周锦云自己也因此受到了省里造反派的重点批判。 不过,批判归批判,这幅壁画在1972年春还是令来访的尼克松总统赞赏不已。同时,陈列在杭州机场,由周锦云与谢香如老先生合作创作的大型屏风《韶山》,则得到了陪同尼克松总统视察的周恩来总理的很高评价。 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尽管古老的瓯塑艺术已经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周锦云仍认为,瓯塑如要发展,不能永远只抱着传承的大旗不放,要走出去,吸纳新的营养,要在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切入点,给古老的瓯塑融入最为崭新、强盛的生命力。 作为瓯塑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周锦云或许在堆漆技艺上不如自己老师传承的那样精湛,但他更善于将绘画、雕塑等现代艺术技法融于传统的瓯塑技艺中,并在材料、技艺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成功研制了工艺模型、盘塑、沥粉壁画、金币盒、仿牙雕、仿金属等十多个瓯塑工艺新品种。他的作品,更为注重表现大自然的意境与色彩的视觉效果,作品含蓄中兼泼辣,细腻中兼粗犷。雍容雅典,气势磅礴。 取各家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学古纳新,中西交融,使周锦云在许多大型建筑壁画与环艺项目的设计方案投标中,多次取胜于学院派画家。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1979年,其所设计的画稿在众多美院画家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成功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设计并主持创作了大型瓯塑壁画《西湖天下景》。 《西湖天下景》是周锦云创作成熟期的第一个代表作。 整个《西湖天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