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尤益人主任背部腧穴配取及刺法
                    尤益人主任背部腧穴配取及刺法(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院,上海200051) 
  [摘要]简介尤老配取背部腧穴的医理、临床运用背部腧穴的经验,并列举了一些选配背部腧穴治疗疑难杂症的典型病例。 
  [主题词]背腧穴;配取;刺法;名医经验 
DirectorYouYirensPointPrescriptionandNeedlingMethodsforPointsontheBackXiYulan
ShanghaiMunicipalChangningDistrictTianshanHospitalofTCM,Shanghai200051,China)
[Abstract]DirectorYousmedicaltheoriesandcharacteristicsinselectionandprescrip 
tionofpointsonthebackwereintroduced,andsomesamplesandtypicalcasesforselection
andprescriptionofpointsonthebackintreatmentofsomedifficultandcomplicated
casesweregiven. 
  [Keywords]PointsontheBack;AcupointPrescription;NeedingMethods;FamousDoctor?sExperience 
  尤益人主任医师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院顾问及国际针灸室主任,任上海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任《上海针灸杂志》编委等职。尤老194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为院长丁济万之高足,后又从师针灸名家陆瘦燕专研针灸学术。1998年笔者在上海天山中医院国际针灸室带教工作期间,亲聆尤老教诲,受益良多,颇有心得,现简介如下。? 
  1背部腧穴的配取 
  1.1配取背部腧穴的医理金?李东垣云:“督脉其盛也,如巨川之水,疾如奔马,其势不可遏”。清:“督脉者都也,能统诸阳脉行于背,为阳脉之都纲也”。说明了针刺督脉上的有关腧穴,可激发其旺盛之经气来。督脉在全身起到“都纲”统帅作用。此外,督脉又与足太阳经相通络于脑,“脑为髓海”;督脉又与足少阴经相通络于肾;前与任、冲相联系通于心;与任脉上下相接,构成营气运行通道。因此尤老治疗顽疾沉苛重用背部腧穴,有其深意在焉。即背部腧穴对贯通全身气血,内调脏腑功能,增强全身免疫机能有重要的作用。 
  1.2临床背部腧穴选配的特点 
  (1)首先选取沉苛累及脏腑直接相应足太阳膀胱经第1、第2侧线的背部腧穴。例如:肺疾配取肺俞、膏肓;肾疾配取肾俞、志室。? 
  哮喘疾患除了循“肺司呼吸”之医理配取肺俞、膏肓外,还要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和、脾虚失运所致痰湿内阻,气道失畅者,要配取脾俞;久病及肾,纳气失职,上累于肺,还要加取肾俞。? 
  (2)根据病情,部分疾患还要考虑选配受累脏腑相表里脏腑的背部腧穴。例如:胃疾在配取胃俞穴同时,还需配与其相表里的脾俞穴;肝疾在配取肝俞穴同时,还需配与其相表里的胆俞穴。?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消瘅”,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又分为上消、中消、下消。因情志失调、五志过极等,以致化火灼肺则发为上消,治疗除配取肺俞,还要取相表里的大肠俞;因过食肥甘,胃腑积热,则发为中消,除配取胃俞外,还要配与其相表里的脾俞;因先天不足或烦劳纵欲等,以致肾阴亏损,发为下消,除配取肾俞外,还要配取与其相表里的膀胱俞。? 
  (3)按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选配腧穴,防止脏腑不良转变,增强其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 
  例如:高血压,祖国医学认为多为肝阳上亢所致,临床证见水亏木旺者居多,五行理论中,“水不涵木”属于“母病及子”。见此证,尤老即配取背部腧穴中的肾俞、志室,以滋肾水抑肝木,从而达到“水能涵木”之目的。? 
  (4)根据“督脉能统诸阳脉”,在全身起到统率作用,适当增配督脉经的腧穴。? 
  例如:帕金森氏病,临床以双手、双足不自主颤动为主要症状。祖国医学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尤老首先在背部取肝俞、魂门,根据“肝肾同源”之医理,配取肾俞,还配取督脉经的大椎、筋缩、脊中,共奏柔肝滋肾、益阴止痉之效。 
  2背部腧穴的针刺法 
  2.1摸索出独特的“原地踏步候气法”,增强对背部腧穴的刺激 
  操作:术者手指及针刺部位消毒后,施常规手法快速进针至背部腧穴所需的深度,然后调整原持针手指的姿势,拇指、食指捏住毫针的针根部,中指和无名指伸直,抵在进针侧的皮肤上,固定好毫针已进针的深度,然后利用皮肤的弹力,使整个刺手做快频率、小幅度、上下方向抖动的运动来候气(形似“原地踏步”之势),同时又能保持针尖原位不变(见图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