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灸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临床观察.docVIP

竹灸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临床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灸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临床观察

竹灸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临床观察(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550001) 摘 要 治疗76例,并和42例患者作对照,经3疗程后,两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提示竹灸密排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发病时间短,接受竹灸法治疗早,其痊愈率较高;发病时间长,多次发作,治疗不规则者,疗效较差。 主题词 颞颌关节综合征/针灸疗法 灸法/方法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76例为本院口腔科、耳鼻咽喉科、针灸科及外院转来首次接受竹灸治疗,男39例,女3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6天。右侧30例,左侧28例,双侧患病18例。颌运动时颞颌关节处疼痛19例,关节处酸楚不适12例,关节弹响、有摩擦18例,张口受限27例。对照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24~63岁;病程4天~3月。症状同治疗组相同,与治疗组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1)竹灸筒:长约.8.5 cm、?壁厚.2 mm,?口径1.5~.2 cm,?口周整齐、光滑,壁薄但不漏气,整个筒质轻、光滑,另一头为盲端。 (2)竹灸汤:羌独活、制二乌、苏叶、麻黄、防风、川花椒、秦艽、牛膝、桂枝、威灵仙、苍术、荆芥、川芎各.15 g、?红花.10 g、?艾叶.60 g,?为1剂量。以布袋装好,放入煎药箱内(容积50×29×28 cm?3),?加水深.20 cm?,充(热)气(充气管为循环铁管),直至水沸,以药液不外溢,持续熬15分钟为限。将竹灸筒放入药液中1~2分钟。让患者预先作好准备。医者左手持大镊子,取出竹筒。右手戴棉纱手套,接拿竹灸筒底部,轻轻甩动,以排除筒内多余的药液。用密排法将8个竹灸筒分别吸附在患侧地仓、颊车、下关、上关、听宫、颧、瞳子、耳门穴上,以吸附牢固为妥。时间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若为双侧患者,在另一侧可如法治疗。1剂药用2~3天即可更换。 2.2 对照组 其方法、时间、疗程同治疗组,但用疏排法,将4个竹灸筒均匀地吸附在患侧即可。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痊愈:2疗程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2~3疗程,症状明显好转;无效:3疗程以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3疗程,其结果如下。   表1两组痊愈、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 在治疗1个半疗程中,治疗组痊愈33例,对照组6例,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说明首选竹灸密排法治疗,疗程短治愈率亦较高。 4 讨论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征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受风寒之邪侵袭,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气血瘀滞脉道,肌肉筋膜骨节失养或局部外伤,关节劳损,局部组织充血水肿,肌群、关节不协调的运动,都能导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治疗组患者用密排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用疏排法,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痊愈、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1,0.05)。说明密排法疗效优于疏排法。密排法是竹灸拔罐、穴位、中药三者的共同作用。该法竹灸筒多,吸附力强,局部血管扩张明显,血循增快,血管通透性增强,瘀血消散吸收完全。竹灸的温热刺激及对穴位的作用,能调整气血,疏通经络,以达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目的。竹灸汤中多数药物为温热之性,能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其中二活、制二乌、川椒、川芎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秦艽、牛膝、桂枝、威灵仙能温经通络消炎,对关节炎有解热镇痛作用。而疏排法却相反,竹灸筒少,拔罐作用力小,没有按穴位治疗,虽也用竹灸汤但药气力不足,作用力弱,故该法疗效差。 竹灸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在治疗中个别患者局部可出现散在小水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次日能消散。若消散不完全,再竹灸时略微错开即可,不妨碍治疗。 (收稿日期:1999.01.03,赵昕发稿)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