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史部 文献.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史部 文献

史 部 文 献 史书分类 编年体:按照时间顺序记述史事的历史 著作。 纪传体:以记载人物传记为基本形式的 历史著作。 纪事本末体:以记载重大史事的发生、 发展和终结为基本形式的历史著作 。 政书体:以记载典章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著 作。 国别体:按照国别、方域记载史事的历史著 作。 一、纪传体史书 ??以记载人物传记为基本形式的历史著作。 二十四史 前四史 二十四史 自汉武帝时司马迁所撰《史记》始至清雍正间成书的《明史》止,历朝陆续修撰的 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清代乾隆年间诏定“二十四史”为历代“正史”。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前四史 前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均为私家著述,学术价值极高。习惯上统称“前四史”。 史记 130卷 汉·司马迁 汉书 100卷 汉·班固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后汉书 120卷 南朝宋·范晔 “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刘知几 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王应麟 三国志 陈寿 著 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 “二十五史” 柯劭忞 《新元史》 “二十六史” 《清史稿》是由中华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wen )等为总纂。 二、编年体史书 春秋 《春秋》最早的编年体,此后《左传》、《前汉纪》、《后汉纪》、历朝的起居注、实录以及“通鉴”一类的史籍 皆以编年体为之。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北宋司马光主编,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三、纪事本末体 史书 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凡四十二卷。 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 取《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四、政书体史书 九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 十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 通典 《通典(全5册)》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从远古时代的黄帝起,到唐玄宗天宝末年止(肃宗、代宗以后的变革,有时也附载于注中)。 分为九类,以食货居首,次以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每类又各分子目。对于历代典章制度,都详细地叙述了它们的源流,有时不但列入前人有关的议论,而且用说、议、评、论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国别体 国语、战国策 地方志 地方志 分门别类记载地方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等情况的史籍叫地方志,简称方志。 地方志的内容门类不尽相同,大致包括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学校、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艺文、金石、灾异等内容。 (二)地方志的发展历史 先秦为地方志的萌芽时期。 《尚书·禹贡》中记载九州的区划,各地的物产等等。《周礼》外史“掌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地方志的萌芽。 汉魏六朝为地方志的形成时期。 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按西汉的行政区划记述了各地的户口、山川、物产等,虽然记载范围限于地理,较少涉及人文,但对后世地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