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温里药
教学目的: 1. 掌握温里药的含义、性味特点、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注意点。 2. 掌握或熟悉本章重点或较重点药物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除本章外,还包括干姜与生姜、肉桂与桂枝)的异同点。 3. 了解附子、肉桂的药材来源及品种。 概 述 1.含义: 凡能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称祛寒药。 2.性能与作用:本类药物味辛而温热,以其辛散温通偏走脏腑而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还能助阳回阳。 3:适应证 (1)亡阳证; (2)寒邪困阻阳气(如脾胃); (3)阳气虚弱证; (4)寒湿痹症 3.注意事项: (1)适当配伍;解表药、理气药、活血药、温阳药、大补元气药 (2)药性辛温燥烈,易耗阴助火;阴虚者慎用 (3)孕妇忌用; (4)气候炎热者不宜。 (5)有毒药物,要注意炮制、剂量及用法,避免中毒。 [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 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 1 . 用于亡阳证。(四逆汤、参附汤), 破格救心汤: 附子30-100-200克,干姜60克、炙甘草60克、 高丽参10-30克(另煎)山茱萸净肉60-120克,生龙牡粉、活灵磁石各30克、麝香0.5克(分此冲服) 煎服方法:加冷水2000ml,文火煮取1000ml,5次分服,2小时1次,日夜连服1-2剂,病势急者武火急煎,随煎、随喂,或鼻饲给药,不分昼夜频频喂服1-3剂。 功效与主治: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 凡内外妇儿各科急危重症 症状:冷汗淋漓,四肢冰冷,面色恍白,喘息抬肩,口开目闭,二便失禁,神识昏迷,气息奄奄,脉五脏绝脉和七怪脉绝脉等 现代医学放弃,凡心跳未停,一息尚存,急投本方,1小时起死回生,3小时脱离险境。 2 . 用于各种阳虚证。金匮肾气丸 肝硬化腹水证属脾阳虚者用实脾饮、肾阳虚的水肿的真武汤、阳虚外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等 3 . 用于寒痹证。为通行十二经脉纯阳之药,有较强的的散寒止痛之效,如桂枝芍药知母汤。 个人体会:应用附片以脉象微细或沉迟,舌质淡胖,苔白滑腻,口淡不渴,肢冷畏寒,腰膝酸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等虚寒证为特征。 [用法用量]:煎服,3~ 15g。宜先煎30~60分钟,以减弱其毒性。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及孕妇忌用。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蔹、白及。因本品有毒,尤其表现心脏毒性,内服须经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李可老中医使用附片、乌头采取的3条措施 1、凡用附片、乌头类中药,必加两倍的炙甘草,蜂蜜,黑小豆、防风各30克;凡剂量超过30克时,皆加炙甘草60克。 2、附片用于慢性心衰,加冷水1500ml,文水煮取500ml,日分2-3次服。急性心衰,附片量宜大,可用开水急煎,随煎随灌,不循常规,此时附片的毒性,正是心衰病人的救命仙丹,不必多虑。 3、病人服药后,必守护观察,详询服后唇舌感觉。待病人安然无事,方才离去。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热,有毒力猛,入心、肾、脾经。既善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而奏回阳救逆之功,又善峻补元阳,益火消阴。既为治亡阳证之主药,又为治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阳虚诸证之良品。且秉性纯阳,散寒力大,温散走窜,亦为散阴寒、除风湿、止疼痛之猛药,善治寒湿痹痛及阳虚外感等。唯性燥烈而有毒,用当宜慎。 [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 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临床应用]: 1 . 用于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 2 . 用于寒凝血滞的脘腹冷痛,寒湿痹痛,胸痹,寒疝腹痛。 3 . 用于寒凝血滞的痛经,经闭。 4 . 用于阴疽。 阴疽,症状表现为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证。多由气血虚而寒痰凝滞,或五脏风毒积热,攻注于肌肉,内陷筋骨所致。 [用法用量]:煎服,2~5g,入汤剂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2g。 [使用注意]:畏赤石脂。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热,归肾、脾、心经。其性纯阳温散,善补命门之火,益阳消阴,并能引火归源,为治命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又善温脾胃、散寒邪,为治脾胃虚寒证及脾肾阳虚证之常用药;且散血分阴寒而温通经脉功胜,可治寒凝血滞诸痛,尤擅治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及胸痹心痛。此外,取其甘热助阳补虚,辛热散寒通脉,常用治阴疽,或气血虚寒所致痈肿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及气血虚衰证。 附子与肉桂 肉桂与桂枝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 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临床应用]: 1 . 用于脾胃虚寒证。配伍附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第五章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pdf VIP
- 第二课 美的本质和特征课件 --中职技校《美育》第四版.pptx VIP
- 二 1~6的表内除法(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2025春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美育——美即生活-1.1美的起源和发展-教案.doc VIP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2025年最新交通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全国地图-县级.pptx VIP
- 《规划与自然资源语料库建设导则》.docx VIP
- 幕墙工程幕墙施工专项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