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当前网络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政府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基础,直
接影响国家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
面的潜能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
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一个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直接关
系到该国在未来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信息化对中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实
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电子政务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期。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
晚,但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央在 “十五”计划建议中特别提到,政府行政管理今后
一定要运用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加快政府部 门信息化 的建设。在计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
部制定的 年专项规划 中,对于 电子政务有非常明确 的要求 :信息化 的建设将导致政
府职能的重大变革 ,建立政府信息交换和 国家信息资源库 ,从 中央到地方 ,能够有 以
上的政府业务和 以上 的政府对公众的办公要 由网络环境来支撑 。国家 的 “十五 ”规划
中,更是把信息化建设提高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高度 。
“电子政务 ”的概念源于 ,国外普遍理解为 “电
子政府 ”。它 的原意是指对现有 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 ,重新构造成 的
新 的政府管理形态 。其核心 内容是借助互联 网构建一个跨越时间、地点、部 门,以顾客满意为
导向的政府服务体系 虚拟政府 。
我们理解 的 “电子政务 ”指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 ,打破行政机关 的组织界 限,改进行政组
织,重组公共管理 ,实现政府办公 自动化 、政务业务流程信息化 ,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广泛 、高
效和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 。其核心内容在于,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借助信息手段集成 ,实现
更高效、更廉洁务实 的政府监管和服务 。准确地讲 ,我 国的“电子政务 ”应理解为“
或者 “ 。
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信息: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 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 ,离
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 ;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 ,
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
如检务、审务 、社区事务等 ;第三 ,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
搬到互联网上 ,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政府部 门内部 ,也包括其他政府部 门,企业 以及社会公众 (下
文中统称为公众 );其能够处理 的信息内容包括政府部 门内部信息、可在一定范围交流 的信息
及能够公开发布的信息 ;它能够进行信息发布 、受理各类 申请 、投诉 、建议和要求 ,不仅能接
受和发布信息,还能交互地处理信息。
中国电子政务的特色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面临严峻的实际国情 :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东西部差距大 、数字鸿沟普遍存在 ,法
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安全保障和培训机制不健全 。
中国的行政特点:党、政府 、人大 、政协 四套班子联动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造成 的
政府监管职能突出。
中国电子政务能更好地体现 以服务广大人 民为己任 的人 民政府本色 ,展现信息时代
“执政为民”的政府形象。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内涵是通过推进 电子政务改革行政管理 ,把 电子政务建设与转
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要针对人 民群众
关心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 ,增强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实施 电子政务的过程 ,对我 国而言,通过信息技术加快对政务流程 的再造 ,也是促
使政府实现从对计划经济的管理 向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重大转型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的发展要
能使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要从国情出发,突出重点,统筹规划 ,逐步推进 。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相 比有显著区别 ,包括 :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 的数字化和信息交
换的网络化是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最显著区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