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战争、女性与日本军国主义--评胡澎博士的《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pdfVIP

战争、女性与日本军国主义--评胡澎博士的《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争、女性与日本军国主义--评胡澎博士的《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pdf

2006年3月 妇女研究论丛 March.2006 第2期总第71期 CollectionofWomen’SStudies NO.2Ser.No.71 战争、女性与日本军国主义 李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A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 胜利60周年,出版界推出了许多反映二战历史和中 是动员国家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进行的一场总体 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书籍。在这些众多的著作中,胡澎 女士的《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妇女团体(1931-1945)))14年期间,随着侵略战争的扩大和战线的延伸,日 (以下简称为《团体》)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鲜为人 本国民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战争体制。越来越多的 知的史实、详尽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而博得广泛赞 日本青壮年男性应征入伍被派往战场,日本妇女成 誉。 为支撑日本国内战时体制的一支重要力量。那么,千 胡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副研究员。《团 千万万日本妇女在这场战争中都做了些什么?她们 体》是她在北京大学完成的同名历史学博士论文的 与这场侵略战争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她们与日本国 基础上扩充、修改而成的。从确立题目到正式出版, 家、政府、与本民族、与本民族男性群体乃至与被侵 作者孜孜砣砣、费时4载。据作者讲,当初拟定这一 略国家、民族、女性同胞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看 题目的契机,是2001年加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重大待日本妇女参与战时体制?日本妇女对于这场侵略 课题“Et本军国主义史研究”课题组,承担“日本女性 战争应不应当承担任和应承担怎样的责任?等等,这 与军国主义”一章的写作任务。而在此之前,作为中 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作者,作者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 国社科院的一名研究人员,作者一直在从事有关当 和思考进行研究的。 代日本女性问题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她的目光开始 《团体》一书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下述4个方 转向侵略战争期间的日本女性问题,并由此钻研下 面: 去。2001年她考入北大攻读博士学位时,将这一正 首先,将国内的日本研究和中日关系研究引向 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作为自己博士论文题目。在北 深入 大的3年学习期间,她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日本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El本研究和中日关系取得 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和深入的思考。 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缺失,其中重要一点就是 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评审委员会成员对论不够精细。许多研究成果都存在题目过大、彼此重 文的选题与写作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其后,作者用 复、空泛议论、东抄西凑等问题。由于缺乏脚踏实地 了将近1年时间对论文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最 的工作,许多研究难免用主观臆想代替客观联系,以 终将这部28万字的著作呈现在读者面前。 政治表态充当科学结论。如关于中El关系的研究成 作者简介:李文(1957一),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社会文化室主任、博士、研究员。 73 果,可谓汗牛充栋,但大抵是提出几种模式、几个方 实地记载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妇女团体的产 向,内容雷同,观点相仿,没有新资料和新角度,看不 生与发展、活动和作用、衰落和灭亡,在读者眼前拉 出学术传承和进步的轨迹。《团体》一书不同,作者将 开了一幅从昭和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