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的祖居和湖州故居小考(1).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家本的祖居和湖州故居小考 高勇年‘ 的祖居和故居又在何处呢?笔者查阅了有关资料,特拟此短文。 一、沈家本的祖居 本文所称的沈家本的祖居,是专指沈家本的出生地,而不是沈家 本的列祖列宗所居住的一系列地方。 于沈家本祖居的地名编箕巷,也有人把它写成编吉巷。笔者认为,沈 氏祖居的正确地名应是编箕巷,而不是编吉巷。 历来在湖州的地图上城南只有编箕巷(或呼之为编箕弄),而没有 编吉巷,如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再版的《吴兴县城区坊巷全图》就标着 编箕巷,1990年的《湖州市地名志》上记载的是编箕弄。查湖州市有 关部门保管的地籍图,也是编箕巷(或弄)之记载。 编箕巷,原本也不是原名。编箕巷在古代的原名应是边箕巷。据 《光绪乌程县志·卷一》记载原称“边箕巷,一作编箕”巷。查《光绪 乌程县志》这部志书是光绪七年(1881年)刊刻的。那么,该志书的 记载的内容应是光绪七年以前的事。光绪七年(1881年),正好是沈家 本先生刚入不惑之年的时期,才四十一岁。因此,在沈家本的年代, 其祖居的名称要么按原称为“边箕巷”,要么称为“编箕巷”才是正确 的。(因为将编箕巷称之“编箕弄”,那是民国以后的事) 编箕巷具体在湖州的什么地方?《光绪乌程县志·卷一》记载:“安 *浙江省湖州市司法局副局长。 903 定门直北至仪凤桥街(按)今称南街,有边箕巷(按)一作编箕,南 街自马公桥直南即编箕巷。其迤西复南出安定门之街,仍称南街”。当 然,在今天湖州已经寻不见编箕巷的旧迹。因为,原湖州城南编箕巷 在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全部拆光了。但是,湖州上点年纪的人都知 道,从现在的地理位置讲,编箕巷就是湖州九八医院南面东侧、安定 桥堍这个地方。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再版的《吴兴县城区坊巷全图》 上可知:原来湖州南街的南端有状元坊,状元坊南端有马公桥直街; 而编箕巷正是在马公桥直街的南端,其东侧是新开河(即潮音桥下的 市河),西侧是福音医院和牌楼街。在沈家本中举时,沈家本还居住在 编箕巷。据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沈家本一试中举后,编箕巷口 人声吵杂,贺客盈门。 从有关资料分析可以推知,在刊刻《光绪乌程县志》这部志书的 光绪七年(1881),沈家本全家还居住在编箕巷。因为,据资料记载沈 家本是在光绪十年(1884)购买甘棠桥直街故居。此前,沈家本一家 是一直居住在编箕巷的。 二、甘棠桥直街故居 沈家本的祖居是湖州城南编箕巷,而他自己的故居是在湖州甘棠 桥直街1号。甘棠桥1号在湖州苕梁桥南堍的(原洗帚弄)路左与甘棠 桥直街路石的两路交叉口内(即现丽晶大酒店)。湖州人都知道,甘棠 桥直街1号就是原朝阳街道(也称第二街道)办事处办公的这幢好几 进深的老墙门房子。笔者儿时,也曾在那里玩耍过,记得该房子正门 的门坎比较高,朝南有一座石牌坊(即进士坊)。 甘棠桥直街1号的沈家本故居,为典型的湖州民店,是晚清(同 治年间)的建筑,座北朝南,沿洗帚弄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牌坊、 门厅、正厅、楼厅及走马楼,东侧自正厅往后有厢楼串连,组成一个 封闭式的建筑群体。照壁与门厅隔街相望,进士坊设立于门前街口。 整座建筑占地约1200平方米。 据称,该房屋原是潘姓家的房产。光绪九年(1883)沈家本进士 及第后,在次年即光绪十年(1884年),沈家从潘家手中购得此房。光 绪十年(1884年),沈家才举家迁入甘棠桥直街1号的故居的。门前的 904 进士坊是他购房后所建。 甘棠桥1号的沈家本故居不是毁在战火中,也不是毁在“文革” 劫难时,而是毁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上半年,在旧城改造中, 沈家本故居所在地块被作为闻波小区改造的一部分,由某开发公司具 体负责承办建设项目。在该地块房屋拆迁时,尽管有识之士曾以保护 扇形民居,保护沈家本故居呼吁,但无济于事。 905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