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本辑叔孙通为汉立法与汉武帝时长安官狱二十六所及其意义述略(1).pdfVIP

沈家本辑叔孙通为汉立法与汉武帝时长安官狱二十六所及其意义述略(1).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家本辑叔孙通为汉立法与汉武帝时 长安官狱二十六所及其意义述略 华友根+ 两汉的律令制度,数量多、内容博,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文化遗产。 但因魏晋以至南北朝的战乱,到唐朝已没有完整的《汉律》存在。所 以当时修订的《晋书·刑法志》,关于《汉律》也只是零星的记载而已。 清代曾出现过一些辑佚、搜集、整理《汉律》的著作,如薛允升的 《汉律辑存》、杜贵犀的《汉律辑证》、张大令的《汉律类纂》等。后 来,又有程树德的《汉律考》。但都没有沈家本搜集全面,考辨精细。 他所撰《汉律摭遗》22卷达400余页,这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 而且可以说,对汉代法律制度的研究,是他的巨著《历代刑法考》一 书的精华。因此,该书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时的“点校说明”,对它的 评价极高,所谓“《汉律摭遗》的特点是对材料的徵稽探隐发微,力求 穷尽,而考辨则多引汉人说法以解释《汉律》。《汉律》久亡,经过沈 家本的整理,《汉律》面目大致可观,其中有些还是研究汉代典章制度 及社会性质的珍贵资料”。现就沈辑叔孙通为西汉立法与汉武帝时长安 官狱26所,来论述沈家本所花功夫之深,以及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之 大。 (一) 叔孙通是孔子八世孙孔鲋的学生,秦末汉初曾为博士,汉高祖与 汉惠帝时,官任太子太傅与太常。他是西汉开国初期的著名礼学家兼 法律家,有为汉制礼仪定制度的说法。如《汉书·高帝纪下》有“叔孙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731 通制礼仪”;《汉书·梅福传》说“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后汉 书·曹褒传》说“令小黄门持班固所上叔孙通《汉仪》十二篇”;东汉 王充《论衡》说“高祖诏叔孙通制作仪品十六篇”;以及《晋书·刑法 志》“叔孙通益律所不及,《傍章》十八篇”等。 而杜贵犀《汉律辑证》有按《汉书·礼乐志》,今叔孙通所撰礼仪 与律令同录,藏于理官,法家又不复传。《后汉书·应劭传》有删定律 令为汉仪。据此,知汉礼仪多在律令中,又《晋书·刑法志》所谓叔孙 通益律所不及,当即以“所撰礼仪益之”。 沈家本赞同《汉律辑证》的观点,他说: “杜氏据《礼乐志》及 《应劭传》为说,颇有据。傍,广也,衍也。律所不及者,广之衍之, 于律之中拾其遗,于律之外补其阙”。①杜贵犀、沈家本都认为,叔孙 通所定《礼仪》或《汉仪》就是法律,就是《傍章》十八篇。叔孙通 的《傍章》早已散佚遗失,杜贵犀没有具体指出,但《傍章》十八篇 到底是哪些具体内容呢?沈家本予以搜集整理,指出了主要的条目: (1) “祠宗庙丹书告”。沈是根据《说文》及段注关于西汉杨雄 《甘泉赋》所说“上天之锌”而来。镩为祠宗庙丹书告神之帛,而“上 天之辞”,即谓“郊祀丹书告神者”。宗庙祭祖先,郊祀祭上天。这是 祭天祭祖先之礼。当然,也是法律,《说文·系部》有“杨雄以为《汉 律》祠宗庙丹书告”。 (2)“祠秕司命”。沈根据许慎《说文》、应劭《风欲通义》、郑玄 《祭法》而定。《说文·示部》“枇,以豚祠司命也。《汉律》日祠秕司 命,’。《风俗通义》说司命,文昌神。而《祭法》注认为,司命民间小 神。这是当时以猪祭文昌神,或民间小神的礼与律。 (3)“秘祝”。这是上面有罪过而责备下面。沈家本认为,这律汉 初有而汉文帝将它废除了,所谓“按:《辑证》云,萧何律有此”。②这 里说的“萧何律”,就是指汉高祖时萧何为汉所定《九章律》。汉文帝 废除此律,见于《史记·文纪》十三年,下诏说“百官之非,皆由朕 躬。今秘祝之官,移过于下,以彰吾之不德,朕甚不取,其除之”。秘 ① [清]沈家本:《汉律摭遗》卷一《目录》,载《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1377页。 ②《汉律摭遗》卷十六《傍章》,载《历代刑法考》,第1660页。 732 祝为皇帝消灾移过,既是礼又是律J (4)“祝厘”,是祠官为皇帝求福。沈认为,《史记·文纪》十四年, 文帝曾有诏,很谦虚地下令不要为其求福,所谓“今吾闻祠官祝厘, 皆归福朕躬,不为百姓,朕甚愧之。……其令祠官致敬,毋有所祈”。 并指出,“祝厘”也是祠官为帝“以事上帝宗庙”,所以是礼也是律, 与“秘祝”相仿。因为,祝厘与秘祝相类,律有秘祝,亦当有祝厘。 (5)“祭功臣于庙庭”。沈根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