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生态伦理与生物技术的契合(1).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生态伦理与生物技术的契合 张虹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成都610072) 摘要:从历史视域梳理生态环境危机面前的生态伦理思想,从时代视域审视 生物技术突飞猛进.-j-自g导致的生态伦理问题,从现实视域寻求生态伦理与生 物技术的契合一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伦理.倡导新型生物技术 伦理道德,完善与生物技术相适应的法律伦理道德。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物技术;契合 本文系四川省省委政研室、四川省社科院重大课题“发展生物经济—— 促进四川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的阶段性成果。 人对自然的认识经历过人类中心主义的昌盛,生态环境的危机又唤起 了生态伦理的兴起,随着生物时代的到来,生态伦理与生物技术的关系便跃 入了当代人的思维视野。 一、生态伦理之梳理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源起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在传统的伦理学中,所谓伦理即是指人伦之理,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只限于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在外,认为自然界只不过是 具备满足人类永无止境欲望的使用价值,自然界不具备自身的内在价值。 因而,必要的伦理准则的制约就渐渐缺失于人类轰轰烈烈的征服和利用大 自然的过程中,特别是伴随近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 空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对自然的无限索取,产生了主宰自然、奴 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与西方世界“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古希 腊哲学家柏拉图首开“主客二分”思想先河,近代的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尔等 发展了这种思想。例如:培根主张通过获得知识达到对自然的统治,特别是 笛卡尔宣称“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和所有者”。在著名的笛卡尔的“心物二元 论”中,他在精神和肉体之间划出了一道截然分明的界限,他“以外科手术般 的精细态度,从物质本性中剔除精神的每一丝痕迹,留下一片由惰性的物质 碎片杂乱堆积而成的、没有生命的疆域。”…不能否认“主客二分”的哲学模 式在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方面,曾经发挥了积极的历史意义。但 是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硬核的世俗人本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是使人类的欲 望得到满足。于是乎,也就难以掩盖近现代文明的一种基调一一人类执著 于提高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以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的任何进步在“欲壑难填”面前亦难以掩盖“杯水车薪”之尴尬。正是由于人 类中心主义缺乏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演绎出人类对自然界盲目的肆无 忌惮的征服和改造。因而,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必不可免。 (二)生态伦理的发展 当全球陛的生态危机蔓延时,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 然的关系。生态伦理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乃至更早。例如早期的斯 来的梭罗、缪尔、马什、卡逊等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及其 相关的生态伦理思想。例如:法国思想家施韦兹很早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 出了新思考,1923年施韦兹倡导的新伦理观: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在其《文明的 哲学:文化与伦理学》的书中提出。可以说这标志着生态环境伦理思想的开 端。1933年,美国思想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指出,必须重新确定人 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类当作大自然中平等的成员,人类伦理学的范围应该覆 盖到包括土地、水、植物和动物在内的大地,认为道德对象的范围不仅是人际 关系的领域,还应当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并且倡导改变以经济价值为判 断尺度的传统伦理价值尺度以建立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新的价值尺度。1962 年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将人类正当行为 的概念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的关心,尊重所有生命和自然界。卡逊的这本书 往往被看做是20世纪最早也最有说服力的呼吁保护生态平衡、拯救地球的著 作。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又进一步发展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环境伦理。在 其《环境伦理》一书中较为系统地论证了生态规律转换为道德义务的必要性以 及环境伦理的合理性,科学地阐述了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等问题,建 构了关于环境伦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随着环境危机的日益走近,人们还没充分享受工业革命创造的神话的甘 甜,却已然开始品尝着工业革命的苦果。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著述不断敲响 人类生存危机的警钟,也由此催生了生态伦理的蓬勃兴起。生态伦理学家为 此提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