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研讨会引发全国音乐界关注.docVIP

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研讨会引发全国音乐界关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研讨会引发全国音乐界关注

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研讨会引发全国音乐界关注阳刚民间音乐馆主办的“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创作研讨会”于4月7日在上海崇明岛召开。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理论家、乐器改良家、各大资深媒体专家及各民间音乐团体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共商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使江南丝竹有一个新的发展。 由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刘德海,民族音乐理论家乔建中,作曲家顾冠仁,指挥家、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王甫建和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馆长杨刚共同发起的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委约创作活动,日前已拉开帷幕,他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创作出一批新的优秀的江南丝竹音乐,为传统的江南丝竹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此来推动长三角地区民间音乐事业的发展。这是保护、继承、发展“非遗”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活动。 4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们首先参观了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由崇明人、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杨刚先生于2009年5月创办。创办之初即邀请上海作曲家顾冠仁担任名誉馆长、艺术总监。音乐馆特别聘请刘德海、乔建中、闵慧芬、周皓、王霖为艺术顾问。两年多来,音乐馆已抢救、搜集了自清代以来各类音乐资料、书籍、刊物、唱片、手稿、乐器等三千多件。音乐馆由丝竹乐团、陈列馆和艺术委员会三部分组成,在参观陈列馆、排练厅、聚贤厅、名家小憩和档案室后,大家被深深地感动——一个民营企业家抱着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深深的情怀,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创建了民间音乐馆,令人钦佩!大家对所展出的珍贵历史资料十分震惊。参观后,乔建中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阳刚民间音乐馆建立教学研究基地的过程,并由琵琶艺术大师刘德海和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田耀农院长在鞭炮声中揭牌。 下午,“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创作研讨会”如期举行。会议开始前举行了小型音乐会,由阳刚民间音乐馆丝竹乐团演奏了《迎宾曲》、《瀛洲古调二首》、《三六》、《瀛桥》、《清清洋山河》等五首新丝竹乐,由国家“江南丝竹”传承人周皓及其弟子周乐、阮弘博士三人演奏了的《中花六板》和《行街》等江南丝竹传统乐曲,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会议由作曲家、阳刚民间音乐馆艺术总监顾冠仁主持。他首先介绍了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创作活动的开展过程及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崇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广局局长黄海盛代表当地政府先后致欢迎词,表示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这一文化品牌的建设。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刘德海、乔建中、顾冠仁、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朱昌耀、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作曲家何占豪。刘德海首先发言,他提出了瀛洲丝竹(新江南丝竹)创作的构想,并希望作曲家们能解放思想、大胆创作,“我们讲原生态,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现今听到的所谓古曲,都已加入了今人的再创作,比如琵琶,我现在敢说都是古曲新弹,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创作。我们要创作新的经典之作。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百听不厌。”随后,与会专家们围绕江南丝竹的现状、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朱昌耀说:“在职业和非职业音乐工作者共同努力之下,传统音乐近年来回暖态势强劲。在江南丝竹曾经于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地区,如上海,江苏太仓、无锡、苏州,包括浙江多地,都呈现复兴的状态。”翁持更指出:“江南丝竹的继承和发展,应当由江浙沪三地音乐家联手推动,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何占豪激情地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江南丝竹,不是50年前的江南丝竹,要用新的音乐语言、新的体裁、新的题材创作新环境下的新江南丝竹。” 顾冠仁表示,江南丝竹是江浙沪地区代表性的民间音乐乐种,长期以来这个乐种和当地的民间生活紧密联系。而现在江南丝竹更需要发展,要让上海在这方面起到带头作用。“我们从80年代开始,第一次举办了江南丝竹创作研究比赛;去年,我们联合了江苏、浙江联合举办第三次海内外的联合比赛。但是十几年办一次是赶不上社会和人民文化的需求的。怎么办?阳刚音乐馆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顾冠仁介绍说,阳刚民间音乐馆正在重点发展本地区的音乐演奏活动,2011年,顾冠仁与刘德海、乔建中商量,希望通过民间力量来发展江南丝竹音乐,通过企业力量委约有经验、有能力的作曲家来创作新的曲目,这些新的曲目要区别于传统,这个乐种就是瀛州丝竹。 活跃在长三角地区专业团队和老百姓生活当中的普通乐社,是传承江南丝竹的社会基础,他们对具有时代感的作品需求量很大,常常苦于没有好的作品。与会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音乐学家伍国栋在研讨会上呼吁作曲家“能写出一些作品,既能在音乐会上演奏,也适合在社会上推广。乐种兴旺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很多的受众,受众一定要参与,就会一代代传下去”。上海江南丝竹保护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峰对此次活动非常欢迎,他说:“一个乐种离开鲜活的创作就会走向消亡。江南丝竹代表着上海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希望作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