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doc
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关键词】 法医病 理学 ;黏着斑激酶;损伤;时间推断
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 FAK)是非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的一种,主要分布在胞浆中,起着介导细胞黏附、迁移、生存及细胞周期调控等重要作用。FAK与其他信号转导途径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特点是近期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FAK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1 FAK的生物学特点
1.1 FAK的结构 FAK也称pp125FAK, 1992年由Hank等从v-src转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克隆鉴定出来,因与细胞粘附关系密切,故命名为黏着斑激酶(FAK)。Pyk2 ( Protein-rich tyrosine kinase 2) 是一种富含脯氨酸的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2,又称细胞粘附激酶β(CAKβ);相关粘着斑酪氨酸激酶(RAFTK);Ca2+依赖性酪氨酸激酶(CADTK) 或粘着斑激酶2(FAK2) ,是FAK家族的新成员,分子量为116kD。
FAK可分为三个功能区:N-端区、激酶区和C-端区。其中C-端区的第856-1012位氨基酸构成黏着斑的定位区(focal adhesion targeting, FAT)是FAK结合到黏着斑(FAP)上必要的序列[1]。FAK有6个可磷酸化的酪氨酸位点,即Tyr397、Tyr407、Tyr576、Tyr577、Tyr861、Tyr925。C-端区还有两个富含脯氨酸区域。Tyr397是主要的自主磷酸化部位,与Src家族直接作用。Tyr576和Tyr577是Src家族激酶磷酸化的主要部位。磷酸化的Tyr925可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oology 2)蛋白结合的部位。位于C-端的两个富含脯氨酸区:PR1和PR2,是含有SH3结构域的蛋白质的结合部位,如Cas(Crk-associated substrate)等。这些C-端区域都是FAK发挥信号功能的关键部位[2]。
1.2 FA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与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Zhao J等[3]发现NIH3T3细胞中FAK突变体通过与内源性FAK竞争结合黏着斑处的信号分子(如Src),可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揭示FAK在调节细胞周期中的作用。同时应用cyclinD1启动子荧光酶分析,证实FAK在转录水平调节cyclinD1表达。活化的cyclinD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6 (cyclin-dependent kinase4/6, CDK4/6)结合,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导致原与去磷酸化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结合的转录因子E2F-1/DP-1异二聚体释放,激活与S期DNA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使细胞进入S期。这样,FAK参与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的调节。
整合素(integrin) 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受体家族,其与细胞外基质(ECM)配体结合后,促使黏着斑形成。整合素β1、β3和β5亚基的胞质端与FAK的N端区结合,从而引起FAK构象的改变,使激酶结构域处于活化状态。同时,Tyr397自身磷酸化,消除了Src的自体抑制,活化的Src催化FAK的Tyr407、Tyr576、Tyr577和Tyr925磷酸化,使FAK完全活化,FAK与Src结合形成FAK/Src复合体后FAK被激活,激活的FAK一方面磷酸化桩蛋白(Paxillin)和Cas的酪氨酸残基,通过接头蛋白Crk的SH3区与C3G结合,而C3G是公认的Ras鸟苷酸交换因子,进入Ras途径;另一方面,FAK/Src复合体导致Tyr925磷酸化,磷酸化的Tyr925处肽模体TENN可与另一种接头蛋白Grb2结合,Grb2的SH3结构域可与另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SOS(son of seven-less)结合,进入Ras途径 [4]。由此可见,磷酸化FAK通过以上两种途径均可激活下游的因子,完成FAK信号传导过程。
2 FAK信号传导通路的法医学意义
目前学者对FAK信号传导通路研究,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皮肤损伤和骨骼肌损伤等。FAK信号传导通路在这些组织损伤中的作用特点与 规律 应用在法医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有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脑创伤的研究较多,研究者认为细胞信号传导参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损伤。Ziemka-Nalecz等[5]建立沙鼠前脑短暂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杂交法和原位酶谱法,发现伤后3h磷酸化FAK蛋白表达量升高,6h为表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伤后3hFAK/p130Cas(一种接头蛋白)复合体表达量上升,6h达到高峰,到72h降至基础水平,正常对照组未见阳性表达。因此,损伤可使脑组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