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下的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及适应.pdfVIP

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下的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及适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9卷第4期 OF NATIoNALITⅢSI小fIVERSITY VOL.39No.4 JOURNALQINGHAI 2013年9月 (soeialscience) Sep.2013 自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下的天主教 在康区的早期传播及适应 坚赞才旦王晓 (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近代以来,国门洞开,天主教士陆续进驻康区。然而,康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传教士来说无疑是个挑战。本文从自 然、人文地理双重视野出发,对天主教在康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探讨,进而从一个侧面窥视天主教的区域传播史。 关键词:自然;人文;天主教;康区;传播;适应 中图分类号:B9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227(2013)04—0029—05 一、位置、自然与人文 而这里也许从来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声,因为要在这 康区,或称东部藏区,是一个历史范畴的地域概 样的高山深谷地区修建一条公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念。就地形构造来说,康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 至于飞机,要找一个搭帐篷的平地都很困难,怎么能 腹地,“两山之间必有川,两川之间必有山”,是对本 有降落飞机的地方?”¨。 区地貌的概述。其中,山是这里的主要地形骨架,自 独特的地理格局铸造出相应的人们交往格局。 西向东包括地处西藏和云南的伯舒拉岭一高黎贡 由于该区山脉与河流都呈南北走向,对于东往西,或 山、他念他翁山一怒山、宁静山一云岭,以及位于川 西往东的交通是一种阻碍,但是自北往南,或自南往 西高原的沙鲁里山和大雪山等。在这些峻峭重叠的 北未尝不是一条天成的大道,因为虽然不能行舟,但 峰峦之间,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及大渡河等 是沿河而行的便利还是很诱人的,成为一条条天然 五条河流并行奔腾,切高山而过,形成“两山夹一川, 的便捷孔道。_2o历史上,源于北方的藏缅语各族,与 两川夹一山,山川并肩行”的奇观。这里是典型的高 源自南方的濮越各族,正是借助这种天然的地貌特 山峡谷区,许多地方从河谷底部到山顶的相对高差 征往来迁徙,使得这一地区自古便成为重要的“民族 达2000—3000米甚至4000—5000米,其地形的阻隔走廊”,也即今天学术界所谓的“藏彝走廊”,各民族 程度为世所罕见,由于山峰太高,峡谷太深,站在江 文化正是在这里得到碰撞、交流、融合和化生,同时 边看蓝天,不过是一条狭长的缝隙,一天之中除了正 也形成了目前该地区以藏族为主体,兼有纳西、傈 午时分见得到太阳光线外,其他时候都昏暗不明,故 僳、独龙、彝、怒以及汉族的多民族聚居区。 有“望天一条线,望地一条沟,山鹰飞不过,猴子也发 除天然的纵向通道外,“藏彝走廊”中还有不少 愁”之说。20世纪,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来 经人力形成的东西横向通道作为纵向通道联系的桥 到这里,曾发出这样的感慨:“要走到这个地区是一 梁,有些甚至横贯整个康区,如青藏道、川藏道及滇 件很艰难的事,因为它是亚洲最孤立的地区。新疆 藏道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茶马古道”。青藏道,即 肯定是遥远的地方,但汽车和飞机使它接近文明。 唐蕃古道,兴起于唐代,发展较早,它从四川产茶区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川青滇藏交界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动力学研究”(项目编号:12BMZDl2)的阶髓陛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3—05—18 作者简介:坚赞才旦(1954一)男,湖南长沙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区域文化(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