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史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论语》·《史记》

孔子·《论语》·《史记》孔子被国人尊为“圣人”。除个别特定时期外,他都拥有无数绚烂夺目的头衔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尤为重要的是,他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为数不多的巨匠之一,为整个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但拥有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诸多头衔的孔子“信而好古、叙而不做”,没有留下任何著述。今天人们看到的《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门人在其死后,精心记录整理的孔子生前的思想言论,由此我们得以窥见孔子思想学术的博大与精深。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有黄金岁月之称。那个年代,群星璀璨,百家争鸣。无论哪一家、哪一派都可以直抒胸臆、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治国救世的言论主张,既有公义的名号,也有私欲的诉求。大到对宇宙万物的探索,小到对个人饮食起居的顾盼、对名的企羡与利的拒斥、对生的渴望与死的恐惧。林林总总,都是不加隐晦和掩饰的真性情的表白与展示。没有虚伪的说教,更不存在人为的“造神”或“造圣”,一切源于真情流露,套用孔子的一句话叫“诗(思)无邪”。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实属难得、弥足珍贵,只可惜未能瓜瓞绵长、一以贯之。《论语》真实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学生们笔下的孔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立体饱满的夫子。他虽然是时代的先知,站在人类思想的峰巅,同时也是凡夫俗子,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亦充盈其身。 孔子自始至终思考和关怀着人类的终极目标,对大同世界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道义重担在肩,使命责任昭然。然而他也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讲究生活的品味与质量。“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其艺术感受力非同一般,用今天的话说他原来很小资,并不是时时处处故弄玄虚地豪言壮语和装腔作势的高大形象。 孔子鼓励学生努力进取,为樊迟请学稼圃失望乃至痛责。他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但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而论道时,却并不赞同诸子的精进之道,反倒契合曾皙的想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就是希望在春夏之交的晴好日子,脱去厚重的棉衣,换上舒服的夏装,呼朋唤友,到河边洗澡,然后唱唱歌,尽兴而归。老庄的出世思想、庶俗的享乐主义莫不溢于言表。 曾子曾这样评价老师的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对于“恕”,孔子的定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全然一副利人忘己不辨是非的超然姿态。但孔子也不是不讲原则地和稀泥、搞中庸调和,他曾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的铿锵之音,指斥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乡愿,德之贼也”。斗争精神、爱憎情怀俨然一当代愤青。 无独有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对孔子有过客观生动的描述。《孔子世家》载: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失,独自徘徊于外城之东门。弟子四下寻找,一人对子贡讲:没有见到什么先生夫子,只看到东门有个人,其落魄、凄惨犹如丧家之狗。子贡找到老师后,据实以告。孔子欣然笑道:“说的其他话,未必尽然,但把我比作丧家之狗,太贴切了!太贴切了!” 孔子到处宣扬君子之道并以正人君子自居,希望世人学而行之,以近贤者,远小人。但据《论语》《孔子世家》所记:当蓄养男宠名声极坏的卫灵公夫人南子相邀时,孔子欣然前往且相见甚欢。遭到子路的诘责后,孔子不得不对天发誓:“我假若有坏念想,让老天惩罚我吧!让老天惩罚我吧!”其实子路大可不必以此为难夫子,须知先生早有教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感谢孔门弟子和司马迁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执著与真诚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他们最大的贡献与价值,就在于不把孔子当作神或圣来包装与打造,不为威名所惧,不因亲情所羁,一是一二是二地讲述了先师金无足赤人非完人的雅俗往事,为中华文化砥定了最可宝贵的传统与原则: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 然而,不为尊者讳的司马迁远没有孔门弟子幸运,所处时代的黑暗与残暴,使忤逆皇帝意志的他,承受了人世间最大的屈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司马公含垢忍辱,愤发著述,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巨著《史记》。鲁迅先生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为尊者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破坏力的糟粕。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它导致了中国历史文化很大程度上的虚假,使国民人格尤其是精英阶层先天不足。为尊者讳,一方面要把尊者那些不光彩的事,见不得人的事,难以启齿或形诸笔端的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或讳莫如深、语焉不详,或金蝉脱壳、匿影藏形,或移花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