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农业产业链模式探析
有机农业产业链模式探析摘要:通过分析我国有机农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探讨有机农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关键词:有机 农业 产业链 商业模式
2008年,对中国农业来说注定是里程碑式的一年,“三聚氰胺”事件引爆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接着人们又不断挖掘出“毒大米”、“健美猪”、“地沟油”等涉及食品安全的重大事件,一时间,全社会引发的“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对食品安全的关注;2011年11月,中国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层面对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常态化;同时,食品的无公害、食品的有机化逐渐被产业资本所关注,这就为有机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三聚时代”产业链的重新审视。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不仅使整个产业,甚至使国人也陷入集体尴尬,而在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方面更是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牛奶、鸡蛋、鸡鸭鱼肉、蔬菜———面对这种情况,投资者首先看到的是机会,也开始重新审视公司的商业模式,投资衡量的标准以质量风险是否可控、产业链地位是否安全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有机农业的竞争门槛在于:第一是规模,第二个是早期的资金投入,第三是时间成本。由此,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对食品安全开出的“药方”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得更彻底、更全面。
此外,从盈利的角度,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也表示,“风险资本进入农业领域,首要任务是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与标准化生产工艺;如果一家农业公司只是占据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格局变化很容易影响到公司业绩。”
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的断言是:投行养猪标志着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时代,而在后三聚的审视下,产业链还面临重建与完善的任务:如何从传统的“公司+农户”的模式中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如何照顾到农户的利益,农业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民将被赋予怎样的主体权利?都是现代农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目前,在有机农业的产业链条上,商业模式众多,而其中的几种,逐渐被产业资本锁定。
都市农庄:定位都市农业,进行有机蔬菜的生产与销售。
故事主人公:多利农庄。
商业模式:走VIP会员制,把菜卖给有钱人。
挑战:配送是个大问题。
多利农庄的定位是都市农业,以城市里的中高端人群作为目标客户进行有机蔬菜的产销。另外,让客人在农庄进行体验农业是它计划中的一部分,于是在农庄的规划中加入了日本庭院式设计的展示厅,德国风格的集装箱酒店,还融入风能、地热,以及太阳能利用的先进理念设施。
创业第六年,多利农庄的有机农产品销售才进入正轨。前三年,坐落在上海市近郊南汇区的农庄作为有机农业转换期基地收入为零;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基础建设和土地的休养生息,第四年,它的第一批有机蔬菜收获,但是菜贩们只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一气之下多利农庄创办人张同贵决定不再卖掉,全部打烂作为绿肥。不过这段看似有些迷茫的时光没有妨碍多利农庄向真正的盈利快速路全速进发;第五年,张同贵迅速确立了会员直销模式,拿到青云创投的总额计7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会员数飙升并实现千万元以上的净利润;第六年,他已经准备拿下崇明岛以及北京平谷区的基地,继续封疆拓土。
有机产品的高价是渠道逼迫而成的。常规蔬菜的主要渠道是超市、菜场等,有机蔬菜成本高、价格贵,如果让超市巨头在产品进场时就扒一层皮,想卖出去谈何容易。
多利农庄的销售经验是把B2B生意过渡到B2C生意,即上半年卖券,下半年卖卡。“做有机,最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常态、生活方式。从券到卡,才是真正的转化。”
配送是个大问题。
在“种菜”与“卖菜”之后,多利农庄需要继续攻克的问题是“送菜”。象征着健康生活与回归自然的有机农业领域内,创业者并不在少数,但是对很多商业模式已现端倪的公司来说,物流配送是个隐形杀手似的环节,当一单配送远远超过成本时,菜越卖越多,却相当于越做越亏本。
有机农业有一大特点,客户很分散,即使在一个社区的也不多。这就使单独每单的配送成本非常高。有些时候加的20%甚至40%毛利根本敌不过月配送成本,有时候是赔钱的。究竟如何能够达到一个利润与成本最佳结合的点,如何达到盈利,非常麻烦。所以做B的生意一般配送量大可以挣钱,一些人会用这部分盈利弥补配送到C的亏损。
多利农庄目前依旧在努力降低配送成本,去掉低于100元的配送产品,使更多配送单几种在1000元左右,降低运营成本,以此将每单配送费用降低到20元。由于冷链和已经分拣过,三公斤菜到家,可食部分几乎能达到100%,郭海透露,“配送成本大概占整个收入的15%~18%之间,完全没有其他渠道,利润还是有保证的。”
不过目前中国的有机行业中,像多利农庄这样,拖着一个很“重”的资产模式的创业者并不多,与”乐活城”、“海客乐”等品牌有些差异。先做店铺后做基地的风险在后面,有机这个行业,有的是从前端往后端,先做销售,找基地来OEM;我
文档评论(0)